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困惑|新课改下的困惑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作者:
轰轰烈烈的课改运动在去年登台亮相后在我们这里迅速发展壮大,作为第一轮课改的实践者,我有幸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并在实践中推行语文新的教学方式。半个多学期下来,觉得心中的困惑越积越多,加上平日教学过程 中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使我不得不发出疑问:新课改下的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又将走向何方呢?
新课标下语文之怪现状:
教师备课模式化: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真情体验。
课堂热闹无比:老师被成为好的组织者,胡乱发言的学生被誉为富有个性思维。
考试制度变本加厉:区统考市统考,增量评比,排名成风。
教育呼吁减负,教育促进增负,为了应付级别考试,语文不再是语文。
我感到越来越困惑,我不知道语文应该怎么教,也难以想象发展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靠什么来提高?越来越感叹现在学生思维的干涸与狭隘,他们在为什么而学语文?记得有一次考试,问学生课外读了什么书,写出书名和作者,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拿不到分数。感叹于学生的忙碌,他们每天都忙到哪里去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学生胡乱写上去的一篇课文题目竟也得到了分数,改卷的老师怎也糊涂至此。
我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感到担忧,很多学生虽上了中学,但我觉得他们的语文水平绝对没有超过小学3、4年级的水平,都是说的多而且是多的泛滥,一让动笔便暴露出存在的很多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总是难以静下心来欣赏一些美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的心远离语文,只为了分数而学。
有了困惑,只有去解决。我一直在寻找更利于学生感受语文的方式,我觉得语文不是靠学的,而是一种感受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他需要语文,喜欢语文才能使他自然而然的走进语文这个广袤的世界。但现在学生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感受呢?
语文老师很累,既要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学生的分数,结果语文成了四不象。语文老师很尴尬,新课改下的老师更尴尬。
这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有机会我很想谈谈自己的语文观,但我发觉自己有时都太浮躁了……根本静不下心来。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