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第一课时教学实录_丁丁和牵牛花(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非常爱孩子,因此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对身边别人的关爱,视而不见,不会感受爱,回报爱。但是他们天真单纯,他们热爱大自然,对许多动植物怀着天然的同情与关爱。他们有着人之初向上向善的淳朴,只要得到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很乐意去关心别人。
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的想象表达能力。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培养了学生对文本初步的感悟能力、自学合作的能力、初步的朗读能力。
二、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一定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地朗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感悟课文,体会丁丁对奶奶的孝心,渗透感恩的意识,感知如何回报爱。
3、想象牵牛花的言行,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人与自然和谐互助的美好
三、材料准备
a、多媒体课件:1、课题2、课文3、各种牵牛花的美丽图片4、奶奶坐在窗前,看着牵牛花正在不断地向上爬,最后在她的窗前吹起了小喇叭
b、奶奶在窗前看到鲜花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a、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欲望
师:看着同学们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好象乘满了许多的愿望,能告诉老师吗?
生:我希望自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是啊,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只要努力,相信你们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b、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师: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而我们的朋友丁丁他也有自己的愿望,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生:(齐读)丁丁和牵牛花。
师:边听边想丁丁有什么愿望?(听课件中的课文朗读。)
谁的耳朵最灵?听到丁丁有什么愿望了吗?
生:丁丁的愿望是让奶奶能看到鲜花。
师:他想奶奶在什么地方看到鲜花呢?
生:在楼上。
师:说完整。
生:他想让奶奶在楼上看到鲜花。
师:(师贴奶奶在窗前看到鲜花的图片)关于丁丁的愿望,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丁丁为什么想让奶奶在楼上看到鲜花呢?
生:他实现自己的愿望没有?
生:他是怎么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呢?
师:这些问题也是老师想问的。老师真想马上知道答案,你们想吗?
生:想。
师: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读读吧。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有四个自然段。
师:能把话说完整吗?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
师: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
请大家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
师:他的字音读准了吗?
生:他的声音很洪亮,读得比较流利。但是丁丁是后鼻音,他读成前鼻音了。
生:牵牛花的牛是鼻音,不是一根小棍l。
师:你们听得可真认真啊!
(生读第二段。全班认真听。)
师:他读准了吗?
生:他读得比较准确,但绳子的绳是后鼻音,他读得不太准确。
师:好,我们一起读一读“绳子”
(生齐读“绳子。”)
(生读第三段。全班认真听)
师:谁来评一评?
生:他读得非常准确。“青翠”的“青”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
(生读第四段。全班认真听)
师:他读得怎样?
生:他字音读得很准。
师:好,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和评价,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认真预习了的。现在,和同桌一起读,边听边想同桌读对没有,没对就要帮帮他。
(同桌一起读。)
师:好,同桌一起读得非常认真。那你看词宝宝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认识吗?自己读一读,不认识的马上问同桌。1234
(学生自己读,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师: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听小老师教你读。(指名教读)
师:现在,老师相信你都会读了。我们一起读读,好吗?(生齐读词语。师在全部词语读完后,对“绳子”“感谢”“满足”“一根”进行抽读。)
师:牵牛花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它想和你们见见面和你们交朋友呢。
(出示牵牛花的各种图片。)牵牛花在给你们说什么呀?
生:它在唱着歌呢。
生:它在夸我们呢。
师:是啊,牵牛花说:聪明的孩子,快来吧。到课文中来看看我,和我交朋友吧。把词语宝宝送回家,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c、品味课文,读出自己的个性体验
师:读得非常准确。那现在你们知道:丁丁为什么想让奶奶在楼上看到鲜花呢?请你自己读课文,找找答案。
(生读课文。边读边找。)
师:找到答案了吗?
生:因为奶奶上了年纪,不能下楼了。
师:你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齐读第一句,边读边想。)
生:我看到了一个老奶奶坐在房间里,走都走不动了。
生:我看到奶奶的脚有病了,不能下楼了。
生:家里面什么人都没有,她想和别人说话,又找不到人。
生:我觉得奶奶她好可怜啊!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她不能下楼了,不能下来玩了,天天在家里,好可怜!
师:是啊,奶奶多么孤独。那你能把奶奶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齐读第一句。)乖孙子,你能为奶奶做点什么呢?
生:我想当医生,帮她治好病,让她能下楼。
生:我扶她下楼。
师:你们都是孝顺的孩子。丁丁和你们一样,他也想了许多办法。现在,他希望(指黑板的板书,齐读丁丁的愿望。)那他怎么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呢?自己读读课文找找。对同桌说一说。
(生自己读课文,找找答案,和同桌讨论讨论自己的答案对了吗?)
生:丁丁向同桌要了牵牛花的种子。
师:他只要了种子了吗?
生:他还种了牵牛花,为牵牛花找了竹竿。
师:丁丁有了愿望,他马上去行动了。他向(生接着齐读第一段后面的内容。)
师:看着自己的种的种子发芽了,他什么心情?
生:高兴。
师:我们读读吧!
(生齐读:不久,牵牛花发出了嫩芽。)
师:看着奶奶这样孤独,他多希望牵牛花(生接着读:快快长大)他着急地盼望(生接着读:牵牛花快快长大。)
师:丁丁的孝心感动了牵牛花,一天晚上,丁丁梦见牵牛花对他说(生接着读:给我一根竿子,或者一条绳子吧!我可以爬到上面去开花,满足你的愿望。)
师:丁丁醒来,(生接着齐读:记着牵牛花的话,就找来一根竹竿。)
师:牵牛花(生接着读:攀着竹竿往上爬,一路上吹着快乐的小喇叭。)
师:(出示课件中的牵牛花图片)你看牵牛花什么样?
生:牵牛花的叶子绿绿的,它的花颜色很漂亮。
生:我看到它正在向上爬呢。
生:它吹着小喇叭,好象在说话。
师:它会说什么呢?
生:看,我爬得多高啊!
生:谢谢丁丁帮助我爬上了楼,我可以去帮助他实现他的愿望了。
师:它现在什么心情?你能在书上找到词语吗?
生:快活。
师:好,看谁能读出快活的心情。自己试试。
(生自由试读,指名读)
师:语气轻快,而且面带笑容,真是快活啊。我们象他一样来试试吧。1234
(生齐读:牵牛花攀着竹竿往上爬,一路上吹着快乐的小喇叭。)
师:牵牛花说:“一四班的孩子真能干,把我的心情都读出来了。我要赶快向上爬。”我们再读读,为它加把劲吧。
(生齐读:牵牛花攀着竹竿往上爬,一路上吹着快乐的小喇叭。)
师:奶奶一抬头,看见了(出示课件:奶奶在窗户上看到了牵牛花)
生:好漂亮的牵牛花啊!
师:奶奶她还会说什么?
生:牵牛花好象在给我说话呢?
师:那它说了什么?
生:牵牛花说:“奶奶,你好!”
生:牵牛花说:“奶奶,以后我还陪你,你就不孤单了。”
生:奶奶还会想是谁种的呀,我要谢谢他。
生:以后,我就可以天天看到牵牛花,不会觉得孤独了。
师:谁来当当奶奶,把她看到的,她的心情读出来呢?
(生自由试读,指名读)
师:听了他们的读,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牵牛花很漂亮。
生:我听出奶奶很高兴。
师:是啊,他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奶奶正在欣赏美丽的牵牛花,我们象他们一样来试试吧。
(生齐读)
师:牵牛花帮丁丁实现了愿望,丁丁(生接着读:很感谢牵牛花,因为它帮自己实现了愿望。)
(师板书:感谢。)
师:丁丁还会感谢谁呢?
生:他还会感谢他的同学,没有同学给他花种,他也不能种。
生:他还感谢他自己。因为他有了愿望,马上去行动。
生:他要感谢自己,因为他有一颗孝心。
d、整体回顾,升华认知
师:是啊,丁丁有了愿望便不断地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吧。边听边想:你想对丁丁说什么?
(出示课件,看课文动画。)
生:丁丁,你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生:丁丁,你有了愿望,便能不断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我觉得你真能干。
生:丁丁,牵牛花和奶奶他们都会感谢你,因为你帮了他们忙。
生:丁丁,别人帮了你,你会感谢别人,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把你的看法说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丁丁是个孝顺的孩子,是个有了愿望自己不断努力的孩子。你也有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现在有什么困难和烦恼呢?你们准备怎么帮助他们呢?请你回家观察、问问、想想,明天早上我们来一起交流,好吗?
五、点评
教学本课时,教师以丁丁愿望的起因、实现的过程和结果为情感线索,以奶奶的情感为切入点,以朗读和想象为桥梁,让学生体会丁丁的孝心,与丁丁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指导学生的言行。
一、悟情,创设课堂感情氛围
从生活入手,充分想象体会奶奶的孤独与寂寞之后,孩子善良的天性被激发出来,他们也和丁丁一样,迫切地希望能帮助奶奶做点事情,让奶奶开心。因此,读到丁丁盼望牵牛花快快长大时,孩子们语气迫切;读到牵牛花来告诉丁丁方法时,孩子们面带喜色。这一切,并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的结果,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自己体会加入自己感情体验,水到渠成。
二、入情,想象与朗读同行
学生基于对丁丁美好愿望的理解,在体会课文时感受到丁丁的所思所想,他们进入了丁丁的内心世界,聆听着丁丁的想法,想象着丁丁的心情,想象着牵牛花美丽的身影,想象着奶奶看到牵牛花的心情。想象让孩子进入了文本所描写的情境,学生与丁丁他们的情感融为一体,他们盼丁丁所盼,他们快乐着丁丁的快乐。他们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朗读声中,不仅是文中之情,也包含了他们自己的善良之意,朗读将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1234
针对一年级孩子朗读能力较弱,教师采用了导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教师的语言语气为孩子情感表达和宣泄进行了示范,为他们的朗读创设了情境。通过导读,学生读文能入情入境,有声有色,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移情,指导学生言行
语文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该如何生活。因此,在充分感受了丁丁对奶奶的爱之后,教师动员每个学生都想想自己的长辈有些什么愿望,他们有些什么困难,他们又希望孩子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第二天,班上的孩子说:“爷爷奶奶希望我听话,不要调皮。”“奶奶希望我多吃点饭,身体更健康。”“爷爷奶奶希望我们全家身体健康。”“爷爷想回老家。我准备存下零花钱买票和他一起回去。”“爷爷想去什么酒楼吃饭,我要现在存钱,长大多赚钱,让爷爷吃许多好吃的。”……
虽然,孩子们的语言很幼稚,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给他种下一颗孝顺的种子,爱的种子,让他们终身受益。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64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