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不到位|教师指导到位 学生才能学有所得──《看电视》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看电视》一课是第二组课文中一首短小的诗歌。它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的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作者以“奇妙” 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中间三小节则具体写到我家看电视的奇妙之处:放弃自己爱看的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教学时我尝试了先由教师指导学习第二小节引导总结出学习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朗读感悟第三、四小节的“扶──放式朗读感悟法”,结果课堂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由题目入手,让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当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说我们家看电视有些奇妙?”这一问题时我就引导他们再次读书“是啊,我们家看电视到底有什么奇妙的呢?答案呀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小节写出了我们家看电视的奇妙之处呀?”学生读后便很快找出是第二、三、四小节。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用心地读读第二小节,看看你又能读懂些什么?这次老师希望你能把自己读懂的内容用一句完整的话说给大家听。”
  (学生读后交流)
  生1:我读懂了爸爸是个足球迷,奶奶是个京剧迷。
  师:好,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奶奶是个京剧迷的?
  生1:我是从“奶奶听得入了迷”这里知道的。
  师:你很会读书。其他同学还读懂了什么?
  生2:我读懂了爸爸明明很喜欢看球赛,却为了奶奶,把球赛关掉换成了奶奶爱看的京剧。
  师:这么长的一个句子你能说通顺真不错。同学们,奶奶爱听京剧,听得都入了迷。可是爸爸呢?
  生:一点儿都不喜欢,在打盹睡觉呢。
  师:明明有爸爸爱看的球赛,为什么爸爸还要换成奶奶爱看自己却一点儿都不喜欢的京剧呢?
  生:因为爸爸很孝顺,他想让奶奶看会儿电视。
  生:因为爸爸很爱奶奶,他想让奶奶高兴。
  师:同学们真的是读懂了,那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
  生:因为爸爸很爱奶奶,他想让奶奶高兴,所以爸爸把球赛关掉换成了奶奶爱看的京剧。
  师:同桌之间说一说,如果你的同位说得不通顺请你帮帮他。
  (学生同位互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这一小节,仔细体会爸爸对奶奶的爱。
  (学生动情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现在让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一小节的。我们是先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然后再读,思考谁为什么把电视节目换掉?并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最后再次读课文,用心体会家人间的关爱之情。(师请一位同学重复一遍)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三、四小节,待会儿看看谁的收获最大?
  接下来的时间学生们一个个都在认认真真地读书,读完后还主动地与同位互相交流讨论自己读懂的内容,特别是在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是谁为什么把电视节目换掉时,很多同学当上了“小老师”教自己的同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从未见到过的,他们毕竟只是六、七岁的一年级孩子啊!
  反思这次成功的尝试,我的感悟很多:
  一、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许多老师就片面地理解为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致使许多课堂上出现了放任自流、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要知道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机融合的过程。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老师精当的引导,巧妙的点拔。只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学有目的、学有方法、学有所得。
  二、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主,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逐渐深入下去地读书。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这样的阅读训练,我们的学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12
  三、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我们要相信他们学习的巨大潜能。只要教师正确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由扶到放的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16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