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教学实录及反思_《春晓》教学实录及反思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一定性阐释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特别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谓人文性,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为了体现人文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必须发生转变,由传统的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斥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实施】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睁开你们那双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2、揭题,教学生字“首”。
二、定向
1、会正确读写这首诗中的生字。
2、能理解“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每个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寄寓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会背诵、默写。
5、学生自由读,学习目标。
师激励: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信心达成上面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
1、师提出自学要求:
① 边读边看课文插图,用“ ”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意思。读通全文。
② 用“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有不懂的问题请注在文中的空白处。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辅导。
四、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引导每个成员把学习结果提交小组讨论交流。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辅导。
五、交流、评议
教师引导各小组派代表把组内学习结果在班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评议,(如:通过刚才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师:你是怎么理解“春晓”的意思的?
生:我是用“拆字法来理解的,“春”是春天,“晓”是早晨,连起来就是春天的早晨。
师:很好,你不仅理解了题意;而且还能清楚地说出解词的方法,还有谁也站起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我也是用“拆字法”读懂了“不觉晓”的意思。“觉”是感觉,“晓”是早晨,开亮了的时候,所以“不觉晓”就是指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生:我读懂了“春眠”的意思,“眠” 是睡觉,所以“春眠”就是指春天在睡觉。
生:我觉得“春眠”应理解为“春天的夜里在睡觉”准确些,因为刚才说“不知不觉就天亮了”那说明睡觉的时间是前一天晚上。
生:我认为他说的还不完整,因为谁在春天的夜里睡觉,没讲出来,所以“春眠”的意思是:诗人在春天的夜里睡觉。
师:很好,你能通过理解,想象把词语的意思说完整,还有谁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处处”是到处的意思。
生:我用也“拆字法”理解“闻啼鸟”的意思,“闻”是指听到,“啼”是鸟叫,因此“闻啼鸟”就是指听到鸟叫的声音。12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很好,通过自学读懂了诗中词语的意思,下面请大家找一句你最喜欢的诗句,用自己的话把它的意思说出来。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师:很好,小朋友们都能用自己的话正确,连贯地把自己喜欢的诗句的意思说出来,那么能不能把整首诗的意思也连起来说一说呢?
学生独立练说→指名说,评议→同桌互说。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录音诵读,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录音朗诵,学生想象,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全班评议。
生:此时,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还听到鸟儿叫个不停,还有知了在唱歌。
生:此时你还看到了小朋友在田野里放风筝,听到了他们的欢笑声。
师:此时,你最想面对春天说些什么?
生:我最想说:“春天太美了!”
生:我想大喊:“啊!春天,你真迷人!”
生:我想对着春天说:“啊!春天,我愿做个像你一样美丽,纯洁的人。”
师:谁能把自己对春天的这份感情用朗读把它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六、质疑问难
1、“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花落了多少,作者知道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全班讨论、交流、评议。
七、自测自结
1、自测:对照学习目标,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通过做课堂作业本来检测)
2、自结:学了这一课,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
八、拓展延伸
“解题意→明诗意→悟诗境”这是学习古诗的最一般的方法,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课后去自学几首古诗。
【教学反思】
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整堂课来看“定向→自学→讨论→交流→质疑问难→自测自结→拓展延伸”,教师只充当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鼓励者,参与者和协作者,改变了以前那种“权威主义”,“话语霸权”的角色,而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这堂课的设计比较精彩的是“交流、评议”这一环节,因为这儿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学生通过自学,分组讨论,基本上能解决诗句中的词语,可万万没料到的是,学生不仅把诗中的词语都理解了,能说出每句诗,整首诗的意思,而且把诗歌的意境这一教学难点体会得如此深刻,尤其是小朋友对春天说的话“啊!春真美呀!” “我愿做个像春天一样美丽、纯洁的人!”这使文章主题的升华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又超越了文本。由此我想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128.html
-
【《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6 j q x》教学设计9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 1、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 j q x 的音,认清 j q x 的形。教学难点是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复习 开火车读 b p d g i。二、看情...
-
一年级语文案例分析与反思_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9 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一、 有关背景 《放小鸟》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上的课文。这一课叙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色彩美丽,眼睛灵活,招人喜爱。我精心喂养,可它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很着急,怕有什么不测。当我听到小鸟的鸣叫,...
-
[《美丽的小路》教案]《美丽的小路》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巩固14个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够正确书写“干”“净”。3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三种句式的语气,体会小动物面对小路“得”与“失”的不同心情,树立保护环境靠大家的观念...
-
【骑牛比赛的视频】《骑牛比赛》第二课时教案详细阅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骑牛比赛 共几课时 2课时 第几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
-
[笑声回来了百家号]笑声回来了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 认识6个字。会读5个词语。2、能展开想象,说说全家人回来后的情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产生爱自己家的情感。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思想:本课是写家庭生活的一首儿歌,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下班回...
- 详细阅读
-
对韵歌教学设计一等奖_《对韵歌》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词语,认识6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3、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能够发现课文中事物相对应的方面,并且激发起学生寻找发现相对事物的兴趣。三、教学难...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和小池]古诗两首(所见、小池)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前透视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
四个太阳教学实录_四个太阳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个太阳》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四个太阳。师:看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生: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生:这四个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从什么地方落下去?生:这四个太阳会是什么颜色的?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测答案]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教案详细阅读
练习7 教学要求: 1、 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 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 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 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