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看看音乐教案_我多想看看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1、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
    同学们,谁能知道这是哪里呢?(天安门、故宫、万里长城、颐和园、天坛……)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2、导入:有一个山村的小朋友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也想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我多想去看看)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先拼读一遍课文,生字先拼一拼音节然后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读后评议。
  3、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等)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指导“升”字的写法。
  4、同桌大声地互相指认读。
  5、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我们来比比看,谁最聪明,读得最快。出示生词卡(苹果状),指名读。(读得好的,苹果送给他)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要求大家专心地听,看看谁听出来了,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由读,想一想课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读后回答。
    出示:妈妈的话。
  4、你能自己读懂吗?你知道了什么?
  5、(出示课件)理解“弯弯”、“遥远”、“壮观”,指导朗读。
    相机进行词的训练:弯弯的(  )
  6、“我”说了什么?
    出示:“我”的话。
    我多想去看看,看什么呢?为什么要去北京看升旗仪式呢?我们来读几句话。
    出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都在北京办公、生活、处理国家大事、接见外宾,你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镜头吗?同学们想去吗?
    出示: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你们见过五星红旗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国旗)
    出示: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只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和太阳一起升起来的,一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边是在国歌声中飘扬的国旗,那种庄严的场面多么激动人心啊!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小作者的心愿,谁能把这个山村小朋友特别想看升旗仪式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四、激情感悟,指导说话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象,你们想看吗?(放录象)
  2、看完录象,你想说什么?
  3、下面,老师来读妈妈的话,同学们读山村小朋友的话。
  4、完成练习:我多想去看看-----------
五、总结
   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像黄山、庐山、漓江、西湖……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我们祖国的秀丽风光。爱我们的祖国吧,爱我们的首都吧,爱我们的五星红旗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的这节课吧!

妙语连珠的“小导游”──《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中心小学 俞素珍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喷发出创新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12
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的动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根据这种教学理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文中读字音,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足”和“走”就可以用已学的“口”和“土”来进行识记;自己学笔顺,利用描红掌握字的整体框架,最后落实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始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理念,我是这样来开展教学的:首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研读:” 我“是谁?他想去看什么?突破难点,理解”壮观“及”心愿“一词,然后,探究为什么要去看看?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最后,”我“会怎么说?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组长找几个能读的来读一读。
三、背诵课文,进行实践
  1、谁能有感情地来背一背课文?
  2、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3、自由实践: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请去过北京的学生当小导游,接受北京美丽的风光,也可用我”我想________“说或写上几句话。
  语文教学提倡”做、说、写“相结合,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应立足与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5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