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课文】少年王冕 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提前自学:建议时间20分钟 实际时间( )分钟
提前自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写了谁的什么事.
3,查阅课外资料,了解王冕这个人,以及《儒林外史》这本书.
自学过程:
1,自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读一读.给自然段标序号.
2,多音字读准音:供他读书( ),供不起( ),供你两顿饭( ),
闷得慌( ),闷热( ),载着( )
3,摘抄课文中描写雨后景色的话,然后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课文,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完课文之后,有什么问题产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理拓展:本文根据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相关章节改写.这是一部以反科举为中心的小说,着重展示了一幅儒林百丑图,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它以生动形象的笔墨,逼真地反映了社会.
王冕,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在作者的笔下,王冕是个反对科举,鄙弃名利,愿意自食其力的人.是书中树立的正面形象.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情境研讨
研究问题:教学目标规约下教学内容的适切性

情境研讨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会写并且知道它们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揣摩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和作用.
3,能正确理解王冕说的那段话,读出言外之意.
4,知道作者是通过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剪裁人物的经历进行叙写.
5,感悟少年王冕的孝敬母亲,勤奋好学和自强不息的风范,给自己以人生启示.
情境研讨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板书"王冕",对他有什么了解
简介: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课文第一自然段就要言不烦地向我们介绍了王冕的大致情况,(补充家境贫寒).我们还背诵过他的《墨梅》.出示齐读.
2,补充完整课题:少年(十岁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通过这两个字,你知道什么 (课文写的是王冕少年时代的故事,是从几岁写到几岁呢 七岁——十七八岁)
3,过渡:正如你们这般大小,那么,文中的这个少年究竟能给同是少年的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初读
1,自由读课文,准备交流预习成果:
(1)多音字:供他读书( ),供不起( ),供你两顿饭( ),
闷得慌( ),闷热( ),载着( )
(2)根据拼音填写文中词语:
王冕小时候,父亲去世,靠母读书.
母亲不想(耽误)王冕读书,无奈靠针线活已经无法供他上学,只得让他到(秦家)放牛.
一天雨后,青山碧水,湖里荷花上水珠(晶莹),王冕被美景吸引,立志学画,勤学苦练,终成高手.
后来,王冕离开秦家,绘画读诗,(春光明媚)时,常(载着)母亲到湖边散步赏景.
校对交流.——再读这段话,了解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不能根据这四句话给课文分一分段 并说说是按照什么顺序划分的
学生交流.(时间顺序)
出示:
七岁——父亲去世,靠母读书.
十岁——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十三四岁——立志学画,终成高手.
十七八岁——离开秦家,绘画读诗.
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层次非常清晰.
三, 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12
2,交流:板书(孝敬母亲)
3,默读圈划:哪些词句特别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孝敬母亲的人
4,交流:
重点语段:
(一)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去读呢."
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预设:
(1) 假的.因为他其实很喜欢读书的,但是为了安慰母亲,才说在学堂里闷得慌的.
(2)真的.因为他虽然很喜欢读书,但是看到母亲整日劳累,为了供他上学,还得帮人家做针线活,他很不忍心.所以在学堂里的确闷得慌.——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母亲很劳累,为了供他上学非常操心 (扣前文理解年成等词)
(3) 既是真的,又是假的.因为既喜欢读书,但又心疼母亲,所以"闷得慌"既是真的又是假的.
引导:在这个场景中,王冕的母亲很爱儿子,不想耽误儿子读书,但却无可奈何;而王冕小小年纪却体贴懂事,善解人意——读这一段,体会人物内心.
小结:从这句话中,我们读懂了王冕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又是一个非常懂得体贴母亲的人.读书要读到人物的内心里,读出文字的表面意思,也要读懂文字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读懂人物,读懂人物的内心.
(二)遇上秦家煮些……孝敬母亲.(学生说说理解即可)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略)
一,精读第三段:
1,这一段中,这一段话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出示写景语段.
自己读,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
2,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扣住: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尤其可爱,晶莹透亮.再扣住写颜色的词)
3,大自然的美景,可以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呢.用你的朗读来丰富画面,来再现画面的美.
4,这一语段不仅"美",还很"妙"呢!不同颜色标示方位词.你发现了什么 (由上而下,由远及近)作者写景的层次非常清晰,你来试着填一填.出示这一语段的填空,引导练习背诵.
5,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且层次分明的笔调写出了雨后美丽的景色.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大量的笔墨来写这雨后的景色呢 它与课题有关系吗 (这是少年王冕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学画的一个契机.)
出示王冕想的话,在这几句话里,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句话 为什么
"采访"王冕:你从来没有学过画画,你能行吗
你没有师傅来教你,靠你一个人,你怎么学呢
你没有画画的颜料,没有画画的纸张,你怎么办呢 (体会人物内心思想,有自信,有主张,遇到困难不退缩,自强不息)读好这几句话.
6,引读课文第6-7自然段.
7,母亲心里十分欢喜.(课文学到这里,你知道王冕的母亲为什么而心里十分欢喜吗 )(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自强不息)
二,质疑:
1,作者写少年王冕一共写了哪几个年龄段 为什么要详写十岁,十三四岁,而略写七岁,十七八岁 (能够反映人物的品质精神的要详写,其他的就略写.)小结:原来作者是写王冕的十一年经历,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的,这样有详有略,就更能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了.
三,拓展升华:
1,本文是根据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有关篇目改写的.王冕的故事是书中的第一回.这本书写的都是一些古代的读书人的丑陋行径,而王冕是本书中唯一一个正面的人物.
2,再次出示王冕的《墨梅》,朗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简介王冕的生平
3,存疑结课:不知道少年时代的王冕,能不能给你们——同是少年时代的你们以什么样的触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57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