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少年王冕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抓住王冕的语言、行动、心理,以及填补文中空白,深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自学成才的品德。4、从文中受到震撼和启发,产生深刻认识王冕的欲望,并自觉亲近名著《儒林外史》。学习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充分发挥想象,感受人物品质。学习难点:从少年王冕身上受到震撼和启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方式:读中感悟、体验。教学设计即目标达成过程 

教学过 程 教学内容(教材、生活等教学资源)重组 教学策略 (互动或讲述等) 预期 效果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少年王冕,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少年王冕,感受他的美好品质,相信你们会从他身上受到很多启发。     提出阅读要求.   激发阅读兴趣                                                                                                                         123456                                          二、读中感悟,授之以渔。 (一)学习第二小节 1、过渡:由于收成不好,母亲供不起王冕读书了. 2、课件出示母亲的话。 3、指名读,你们体会到母亲当时的心情了吗?你们体会到母亲当时的心情了吗?(无奈)你是抓住哪个词体会到的?还体会到什么心情?(难过)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4、谁能读出母亲当时的难过、无奈。 5、王冕是什么态度呢?(出示王冕的话) 你读懂了什么?是不是王冕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勤奋好学)他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王冕当时会想?还会想?你感受了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懂事孝顺)所以我们在读王冕的话时语气应?(故作轻松、愉快)谁来读。点评:语气还有些沉重,母亲听了心里不太好受。谁来让母亲得到安慰。 6、分角色女生读母亲的话,男生读王冕的话。师评:真是母慈子孝啊! 7、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深刻认识了一个善解人意、懂事孝顺、勤奋好学的王冕。这是一个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好方法。那么王冕是怎样放牛的呢?我们接着来看少年王冕的行动。 (二)学习第3、4小节 1、自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王冕是个怎样的少年? 2、自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3、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谈感受。教师相机突出重点词:腌鱼腊肉对于贫穷的王冕来说意味着什么?一般孩子会?但王冕总舍不得吃,他要?“总”说明了什么?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他要?他还要?说明他?王冕的行动更说明了他是个懂事孝顺,勤奋好学的孩子。 4、齐读这段话。 5、过渡: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放牛读书两不误,书让王冕忘却了劳累、寒冷、饥饿,书让王冕懂得了很多道理。你们来说说看王冕会从书中懂得哪些道理呢? (三)学习5、6小节 1、一天雨后,王冕发现了这样的美景(课件出示文字) 2、有人说,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你的慧眼去欣赏着雨后的景象,你发现了哪些美呢?提示:这段话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找找看。真是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呀,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色彩的美表现出来呢!(指导配乐朗读) 3、天空美,山坡美,树木美,荷花更美。(课件出示图片音乐) 1234564、同学们也陶醉了,你们能用一些词语或诗句来表达一下你内心的感受吗? (亭亭玉立、美不胜收、赏心悦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带着你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这段话。(配乐朗读)提示:雨后荷花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词上?读出下之情. 6正是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了王冕,激发了王冕画画的欲望。 7、出示王冕心理活动的句子齐读。 8、把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指导读出王冕的决心. 9、这是对王冕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10、是啊,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冕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看,王冕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后大有长进,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三个月呢? 11、(课件出示想象说话)同座讨论、交流、补充。提示:不同天气里的荷花形态、颜色相同吗? 12、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成了画荷花的高手。附近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来买他的画。得了钱的王冕更加孝敬母亲。 13、齐读最后一节。这段话中哪个情景最让你感动? 14、由于王冕的勤奋和孝顺,他和母亲过上了幸福和美的生活。 (四)课外拓展: 1、成年后的王冕不仅荷花画得好,梅花画得更好。 2、他不仅是个出色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大量关于梅花的诗作 3、其实王冕就是一个梅花一样的人,清高、孤傲、鄙视权贵,淡泊名利,中国名人史这样评价他(课件) 4、想知道王冕更多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课后读读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认识了一个懂事孝顺、勤奋好学的王冕。少年如花,给人美的遐想,少年如歌,唱出许多人生的梦想,老师希望正值少年的你们从少年王冕身上受到震撼和启示,不但成才而且成人。 四、课后作业: 1、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推荐阅读《儒林外史》第一回。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能力。读中悟情。  巧妙点评           小结学法,授之以渔。   123456  提出要求、自主探究。         以互动形式展开讨论。                             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图片直观形象,给学生感官刺激。     课外积累                           发挥想象,填补文本空白。                         适当延伸,丰富人物形象。               巧妙总结,提出殷切期望。                 注重读中感悟,体会表达。             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掌握朗读技巧。         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   留给学生自主感悟表达的空间,   创设轻松民主的氛围。                             培养审美情趣       为朗读作情感铺垫。   丰富学生的积累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23456深化中心                 深化认识,激发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有所悟       : 《少年王冕》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不得已让他弃学放牛,王冕自学画画并成为画荷花的高手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并学习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品质。仔细研读这篇课文,少年王冕的人物形象贯穿始终。于是我以“少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为主线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即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来进行分析。如何让少年王冕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学生真正从王冕身上受到震撼和启示,这是我这节课教学的重点。经过反复思考,我把这节课定位于品读语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品味语言文字,引导自主感悟。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将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转化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动态过程。其中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主的阅读,自能的感悟,自动的内化。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读感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教学母亲与王冕的对话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母亲的心情。学生抓住“耽误”、“实在”“只好”等词,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与感受。体会到母亲当时心中的难过、内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王冕是不是不想去学堂读书了,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各抒己见,充分感受到了一个勤奋好学、懂事孝顺的王冕。在分析王冕的行动时,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文,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谈谈你的体会。学生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已经能够学法迁移,抓住重点词语来品味、感悟。有的孩子抓住“腌鱼腊肉”体会到贫穷的王冕即使面对难得享受的美味佳肴想到的还是他的母亲,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有的抓住“点心钱舍不得花”体会到王冕勤奋好学。最令我惊喜的是有个孩子抓住了“总”这个字眼。他说:“总字说明王冕每一次都是如此记挂着母亲。有时,我也会难得孝敬母亲一次,但与王冕相比实在是差远了。一次两次的孝顺很简单,长期的孝顺就很不简单了,王冕的孝敬令我震撼和感动。”此时的王冕形象就高大、丰满起来。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挖掘、品味,思维激活了,感受丰富了,表达欲激发了,情感也提升了。 2、着眼朗读教学,强化朗读训练。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朗读被赋予十分重要的任务.这节课我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读的形式多样,有默读、轻声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特别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如:指名学生读王冕的话,读后我巧妙地点评:“王冕的语气有些沉重,母亲心里要不好受了。谁来安慰一下母亲。”学生恍然大悟,改用故作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这样不仅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水到渠成地让学生体会到王冕的善解人意、体贴孝顺。再如文中有一段雨后美景的描绘,学生初读后发现了其中色彩的美,我便激励学生:“谁能把色彩的美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学生读后,我评价:“读得真流利,同学们,你们的眼前浮现这些色彩了吗?”学生心领神会,重点突出描写色彩的词,美美地读了起来。还有学生想读出荷花的美,我引导:“雨后荷花特有的美,老师想你的朗读中感受到。”学生抓住了“雨水点点”“晶莹透亮”,读出了独特的感受。这样,整节课,通过扎扎实实的朗读训练,,表情达意地再现文本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1234563、充分发挥想象,填补文本空白。课文第六自然段讲了王冕用三个月时间学画荷花,但没有具体描写王冕是怎样学画的,这对于理解王冕勤奋好学的品质显得抽象而又空洞。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首先是降低难度,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填空。为了不束缚学生想象的空间,我接着鼓励学生自由展开想象,王冕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天气是怎样勤奋学画的。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畅所欲言,一个勤学苦练的少年王冕已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使王冕的形象鲜活、丰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总之,这节课我关注了文本,关注了过程,关注了学生,关注了情感。课堂上着力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门艺术,吾将上下而求索。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57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