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_《清平乐 村居》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懂课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祥和而宁静的意境,感受农家生活的快乐、惬意、悠闲、和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词”。
1、背诵学生熟悉的古诗。(如《小儿垂钓》《池上》《小池》/《寻隐者不遇》《所见》,这些诗是学生四下和五上刚刚学过的。)
2、揭示板书课题。
 (1)师: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板书课题:清平乐 村居
(2)和刚才背诵的古诗相比较,你发现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介绍词牌及题目)
二、初读课文,初步体会词的音韵。
1、看到“村居”这个题目,哪些农村的图景浮现在你的眼前? 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让我们共同走近“村居”。
2、屏示《清平乐  村居》全文
3、提出初读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按照以往读诗的经验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朗读,相机指导重点字词的读音及读法。
重点正音:翁媪、剥莲蓬、相媚好、无赖
翁媪:一对老夫妻。相媚好:夫妻恩爱、亲热。无赖:顽皮可爱。
*指导“剥”的读音。结合字典解释(剥 bao:去掉外面的皮、壳等)和组词(剥花生、剥香蕉等,让学生自悟课文中的读音。)
*指导“莲蓬”的读音。“蓬”读“péng”,不读轻声,结合《荷花》一课中“小莲蓬”读音作比,强调读音,简单说明“押韵”。
5、指导学生初步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借助对重点词语如“醉”“相媚好”“无赖”等的理解进行;
*借助学生朗读的情况相机进行点评指导。
三、二读课文,初步感知“村居”画面。
1、过渡、引导: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词也是一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请同学们轻轻地反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透过这首词短短的46个字,你会读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图画。咱们走进“村居”——
2、学生读课文,教师行间观察了解学生读书所得。
3、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从哪句词的描绘中读出来的?(学生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4、出示课文插图,归结:同学们读出了很多幅画面,或清新、或恬静,这些画面构成了辛弃疾笔下的“村居”画卷。
四、三读课文,体味“村居”意境,体会农家生活的美好。
1、师:刚才我们是远远地看,看到了很朴素、很简单、很清新的农家生活画面,其实没幅画里面浓缩着更多丰富的内容,让我们再次走进“村居”画卷,细细地读,用心的品,你会体会到更多的情趣,获得更多的理解。
2、学生再次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学生。
3、交流并指导朗读,读出词的韵味和情感。
哪幅画面让你体会到更多情趣,获得更多的理解?(学生交流感悟,领会词人情感,体会农家生活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安宁和谐。)
“翁媪图”: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12
(1)出示放大的“翁媪图”;
(2)谈话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补白说话。
*师:你们看,凉风习习的午后,老夫妻几杯小酒下肚,打开了话匣子,正在用吴侬软语说着悄悄话呢!听听:这位老翁,他凑近老妇人,笑着说些什么呢?老妇人又和他唠些什么呢?
*学生想象说话。教师评价、点拨、概括、提炼。(主要帮助学生体会出农家生活的温馨、满足。)
预设1:学生说到老两口互相的夸奖。结合“茅檐低小”的清贫,着重体会他们的恩爱,亲热、和美生活之乐。
预设2:学生说到三个儿子 。着重通过看图引导学生体会大儿、二儿的勤劳、能干和孝顺等。过程中相机背诵《悯农  锄禾》; 体会小儿的童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抓住“卧剥”一词,借助图片进行体会,相机背诵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别样荷花映日红。”给小儿活动一个美丽生动的背景。
(3)紧扣词眼“醉”,引领学生“身临其境”,体悟情感。
*引导学生感受“醉”之“陶醉”。(师:多么温馨、悠闲自在的生活!老两口怎能不感到满足和幸福呢!这儿的“醉”仅仅是喝酒后的“醉意”吗?它还指什么意思?陶醉)
*“真是酒不醉人自醉!” 是什么让老两口陶醉了呢?(相机联系“茅檐低小”的清贫,激发阅读的冲突,体会农家生活的安逸、满足和幸福。)
*“醉”的仅仅是“翁媪”吗?(触发学生进行情感转移,感受辛弃疾的那份“沉醉”)
*出示文字,介绍词人辛弃疾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对农村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更是一位有谋略、有才华、有胆识的英雄豪杰!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的整个生命的重心,是念念不忘的抗击金兵,收复自己的故国故土,让百姓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然而他却屡次遭受奸臣打击而被贬官,一贬就是近二十年。这首词是他被贬居住在远离战场的江西上饶写下的。)
  读了这段话,你再读读这首词,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诵读这首词。问:“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你听到了辛弃疾的心声了吗?
**总结:是啊!“沉醉不知归路”,看到眼前的一切,普通的村居生活,平凡的一户农家,辛弃疾却满腔感慨,挥笔写下这首词,传唱至今。
**齐诵课文(配乐)
板书:
清平乐    村居
       安居乐业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55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