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案第二课时】《黄山奇松》教学案(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第八册教材第六单元的文章。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中引出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先交代三大名松的生长地,在玉屏楼前的悬崖上,然后再一一描写“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不同的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现黄山奇松的姿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黄山奇松的“迎客”、“陪客”、“送客”这三种奇松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缺乏,所以感性体会黄山奇松的“奇”有一定的障碍,因而要加强这方面的有效积累。

二、在体会黄山奇松奇特的同时,要学会运用不同方法介绍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从而达到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积淀,初步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因此,学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初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但要想充分体会黄山奇松的奇特美,更深层次地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有待帮助。所以本课运用了现代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以丰富学习语文资源,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帮助学生充分地感知、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五、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含量,营造了创造的氛围,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将儿童引向创新学习之路。

一、运用媒体  以画想象  催化感知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拓展视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其思考。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用课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图象,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媒体演示  激情体验  激励想象

针对课文的重点,我用多媒体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在教学“陪客松”时,创设情境,驱谴学生的想象。想象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又能超越教材本身,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能培养学生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录像中迷人的黄山风光,优美动听的旋律,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学生仿佛成了黄山上的“陪客松”,声情并茂地为人们介绍着迷人的黄山风光。同学们在侃侃而谈中真切地体会到了陪客松的神奇,大自然的壮丽。1234567

三、利用媒体  以实引虚  放飞想象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我随即用语言激励学生放飞想象,补充在省略号处。此时学生扬起了想象的风帆,开启了思维的闸门,情绪高昂。课堂教学达到了“任情感激荡,任思维涌动,任想象飞翔”的高潮。 

六、教学准备:

  《黄山奇松》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与评价

课前互动:

中学文:

一、引入情境,欣赏美。

1、 练说激情:

2、 明确任务:

二、品词析句,领悟美。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叙过度。

2、快速朗读。

边读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黄山的哪些名松?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名松?

4、交流体会。

5、欣赏黄山奇松的自然风光。

6、配音朗读。

7、积累、内化、表达。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234567

1、自主阅读。

黄山奇松还有哪些姿态。

2、交流体会。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4、激情小结。

三、自主实践,鉴赏美。

黄山奇松图片摄影展。。

四、拓展延伸,升华美。

1、拓展延伸。

2、总结课文。

五、自选“作业超市”。

1、你喜欢拍照吗?

2、在拍照时,我们通常如何取景呢。

1、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怪石、云海、温泉的风情,黄山——天下第一奇山当之无愧,更别提还有四绝之首的奇松了。瞧,它们正在那儿熠熠生辉呢!你发现了吗? 

出示图片

2、今天呀,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摄影师,到黄山欣赏四绝之首——千姿百态的奇松,且取景拍照。

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描绘了黄山的哪些名松?

(出示板书:迎客、陪客、送客)

你最喜欢拍摄哪种名松,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要拍摄它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映示图片,出示句子,随即圈画关键的词语。)

a、迎客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播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b、陪客松:“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播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c、送客松: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播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这么奇特而秀丽黄山松,你们想亲眼目睹吗?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镜头走近黄山。欣赏黄山奇松的锦绣风光。1234567

播放视频资料

黄山松真奇,真美呀!相信大家定能读得更奇更美。试着发挥你的最佳水平,来美美地读读这段课文。    

播放音乐 演示图片

刚才小摄影师们拍摄了自己的最喜欢的黄山奇松,你想给自己的图片配上怎样的文字介绍呢?

(可以用书中的文字,可以是自己的语言,总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

刚才,我们已认识且拍摄了几棵名松,领略了它们奇特的风韵。其实,黄山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真可谓千姿百态。 想不想再看看?拍摄更多的精彩图片。

1、自主阅读最后一段,试着说说黄山松还有哪些姿态。

2、补充省略号。(先播放图片让学生观察,再请学生试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                  

3、小结:正是这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黄山旅行社准备举办“黄山奇松图片摄影展”活动。你想参加吗?准备展示哪些图片,怎样介绍?

(可以展示一幅或多幅图片,文字说明要有特色。)

随机演示图片。

1、今天,我们过了一把拍摄瘾,拍摄到了许许多多的奇特秀丽的黄山松。其实,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还有许多风光值得我们游玩、拍摄,如:十大奇松、四季风光……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欣赏。出示相关内容。

(随机点击文字、图片资料)

2、教师总结。

请从以下作业中选择一题练一练。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并背诵。

(2)画一画自己心中的黄山奇松,并配上解说词。

(3)为黄山奇松设计一则广告词。

(4)根据文中提示,请你想象其中某一棵松树的样子(如黑虎松、凤凰松等),再依据课文描述迎客松和送客松的写法,具体描述一下这棵松树。

(5)上网查月黄山的有关资料。

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欣赏图片

1、快速阅读。

2、交流阅读成果

3、边读课文边圈画。

4、反复练读自己最喜欢拍摄的部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5、大组交流。

迎客松:1234567

1、学生交流。紧扣“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等词说理由。交流时,图文结合,引发想象,体会迎客松的奇特和秀美。

2、练读 评读 再读

3、角色扮演:假如你就是迎客松会怎样迎客?(要有动作、神态、语言)

4、扮演读、赛读。

陪客松:

1、学生交流。紧扣“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谈理由。随机欣赏图片和补充文字资料,充分体会作者把陪客松比作巨人的妙处。

2、结合图片,想象说话:它会陪游人欣赏哪些黄山风光,又会怎样介绍?

3、练读,指读,齐读。

送客松:

1、学生交流。紧扣“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和“被称为‘天然盆景’”谈理由。随机欣赏图片。

2、练读、评读。

观赏黄山奇松录像

配音齐读课文

1、 学生练说。

2、 学生互说。

3、 个别说

1、学生自主阅读。

2、交流学习成果。

3、学生发挥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说其他姿态的黄山松。

齐读最后一小节

1、学生自我准备。

2、学生扮演摄影师结合图片介绍黄山奇松。

学生自由阅读、欣赏图片和文字

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拍照,而拍照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取景、描述,为下面学习课文作铺垫。

让学生观察图片,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课伊始,情已动。

1234567

读既是能力,又是手段。我以读为主要手段,把读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感染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内容进行交流。学生在自主、轻松愉悦的心态下,进行学习,学得有情趣,有味道,有收获。真正找到了“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这里演示图片资料,旨在帮助学生体会迎客松的奇特和秀美。

  学生扮演迎客松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帮助他们理解迎客松名称的由来,还能丰富情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欣赏陪客松图片、补充文字资料能有效帮助学生作者把陪客松比作巨人的妙处。

  想象说话既是对学习内容的丰富与拓展,又能有效积累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黄山松的奇特与秀丽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受,这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不但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更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黄山松的奇特与秀丽的深刻感受,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学生在读、说、看的基础上对黄山奇松有了独特而深刻的体验与感受。他们跃跃欲试,已有想表达的需要。这时设计“为图片配文字”环节是满足他们的需要,搭建展现的平台,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既达到语言内化的目的,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阅读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显身手,自我阅读,自我表达。

由于黄山奇松的优美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课文留给了阅读空间,我们应抓住契机,调动学生阅读储备,进行创造性阅读和想象阅读。

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让学生扮演摄影师展示“黄山奇松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是将语文趣味化、实践化、生活化。

这里设计“阅读拓展”环节主要是挖掘和利用语文资源,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此环节设计多层次、多向性的作业,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有限的范围内有选择的空间,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学习效率。1234567

八、板书设计。

              迎客松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奇特

黄山奇松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天下第一松)                                          秀丽

         送客松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天然盆景”

                    

                 ……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3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