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教案第一课时]暖流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语文

3、课时:1课时

4、教师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暖流》的优秀案例,理解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可参考下列网页。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百度搜索】

【百度搜索】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内容,《暖流》多媒体课件。

二、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1994年年底,xx主席在天津视察期间,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使南开大学涌动着暖流。全文通过对主席神态、语言、动作的刻画,表现主席的平易近人、关心同学、知识丰富。

【百度文库】: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进而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xx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重点: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教学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xx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内容。

教具与学具:《暖流》多媒体课件。

【百度文库】

三、 教学方法

基于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研读,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用了“设疑导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交流对话  品读感悟——总结全文——指导写字”四个环节进行,把对知识的获取放手交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这样既让孩子体验探索的乐趣,又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 读课题,谈谈对暖流的理解。

2、 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23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对话  品读感悟

1、 交流感受“暖流”的语句。

2、从这些划出的句子中,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想同学们致意。…和蔼……兴致勃勃……抑扬顿挫……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水调歌头》

(练习朗读,感受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知识丰富。)

3、课文写了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4、齐读最后一节。想一想,王辉为什么会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

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年轻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2、同学们看到本文《暖流》这个题目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陷入了思索,在考虑这暖流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文章写的是xxxx在天津视察工作时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的事,题目不也可以取《江主席来到我们中间吗》?

(见下面的“附”)

3、本文的那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拿来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

2.指导用钢笔描红。

六、作业设计:

1、把《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百度搜索】《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百度搜索】123

2、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

3、抄写下面的句子。

1)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板书设计:

暖流

   平易近人          关心青年       热爱古典文学

五、教学反思

“暖流”原来指一种自然现象,显然文章课题有着全新的深刻的含义。怎样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来理解体会“暖流”在文章中的特殊含义,是本课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想,整堂课的教学应该从课题这个“点”切入。 

一、揭题质疑,初读体会: 

初读从揭题质疑入手,“暖流”本来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找出点题的句子—“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学生体会到那是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并且扣住“涌动”一词来让学生体会当时全体师生都感到非常激动,兴奋,也感到十分温暖!其实,这样的体会是浅层次的,粗略的,这是为整篇课文的赏析作了一个情感的铺垫。 

二、精读赏析,深入体会: 

1.组织学生抓关键词“满面春风,和蔼,拍着,兴致勃勃,抑扬顿挫,高兴,满意”等词语,朗读体会江主席的平易近人又沉稳持重的领导风范。

2.江主席与同学们的亲切对话部分,则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的内容,同时看图想象对话时的人物神态动作,从而真切地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以及从背诵古诗文,学生可以了解江主席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三、点明中心,总结体会: 

结合两部分的朗读体会,引导学生再一次深入体会:此时此刻,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心中的感受———激动,兴奋,喜悦,佩服……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就象一股暖流,温暖了大家的心!这里需要老师做轻微点拨,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就给予课题“暖流”更深层的理解。

我想:《暖流》这篇课文,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江主席平易近人,关怀青年,以及他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从而也能够充分体会课题“暖流”的特殊含义,这样,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重难点也在学生朗读,理解的基础上,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地得以突破。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否精当,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课前钻研教材,我们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精心设计环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百度搜索】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66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