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课前交流:同学们大家好,我来自***,我的名字叫**。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语文课我很高兴。大家以前有过像这样拿着复印的文章上课吗?(有)噢,李老师今天可是第一次这样上课,还有这么多听课的专家,真有点紧张。大家能给我一点鼓励吗?(引导学生学会鼓励别人方法:动作、语言、表情)好了,现在我放松多了。你们紧张吗?现在我们一起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从同学们的神情中已经读出了自信。“阅读是崇高的享受”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有一次愉快而难忘的精神之旅。
一、导入
1、前天,***老师给大家上了《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冰心,走进冰心的精神世界,跟随冰心奶奶的脚步“只拣儿童多处行”,去探寻颐和园的明媚春光。
还记得课题是从哪儿来的吗?
回忆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出示②)
    “游人不解春何处,只拣儿童多处行。”
    生答,说说含义。
2、好,再读课文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些词语,(生看)会读的请举手,不会读的请再看看课文后面的生字表。现在都会读了?好,我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
复习生字词。(出示③)
3、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回忆一下冰心奶奶到颐和园的旅行线路,谁来说说?作者行踪(出示④)
4、现在再请你读读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出示课题图⑤)
       生自由说,教师引导、梳理。
你会问,问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  你会思考,这个问题有价值。  你真爱动脑筋。
怎样“只拣儿童多处行”?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学贵有疑。”我们阅读要学会思考,思考的问题越有价值,就越容易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就越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下面我们一起读课文,请大家默默的读,思考第一个问题:
二、精读感悟。
(一)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只拣儿童多处行”?(出示 ⑥提醒学生扣住‘拣’字)
1、自读思考,并说明理由。
 友情提示:自学方法
     我刚才看了一下,有同学找了一处,有同学找了两处,有同学找了三处,要找到恰当的句子,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也就是书要读得仔细,而且要开动脑筋想。现在同桌可以交流一下,找到同一处,说明你们英雄所见略同,找的不同要互相请教,是找错了,还是找漏了。
    相信大家现在一定弄明白了,好哪位先来说说。
2、交流汇报,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以下根据学生课堂的生成,机动安排顺序)
(1)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出示⒁)
     重点词:迎  、挤
你真有一双慧眼,能把这句读读吗?谁能读得更好一些,同桌来帮忙。重读“迎着、挤进”。这是刚才找到的一处,还有吗?(生举手)真好,你们都有发现的眼睛。
(2)第三节,第一。(出示⒂)        理解“座无隙地”12
(3)第四节,第一句。(出示⒃)
 你觉得这一句话哪些词要强调一下。“总和,一群一群,撞个满怀”,  你再读一下。
     读得真好,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
(4)第七自然段
  “一群刚出门的孩子”他们要回去,又折了回来。说明这儿本来孩子很多。
     3、小结。刚才大家都认认真真的读书,积极地动脑筋,第一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相信大家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二)为什么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 (出示⑦)
1、文中有一句话把儿童和花作比较,能不能找出来?
2、交流讨论。理解儿童多处春光美。
(1)第八节
(出示⑧)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6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