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当堂成诵。  
2、了解诗人游园所见所感,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并学习古人做诗的反复推敲。  
3、揣摩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诗歌包含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感悟诗歌包蕴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背诵古诗。  
2、师: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的诗歌。古诗可以读、吟、唱、咏,关键在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是推敲出来的精华。那我们就来读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体会在他身上发生的推敲的故事。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注意五言诗的节奏。  
3、师:贾岛的两首诗是都是写不遇的。老师补充(课件出示)一些写不遇的诗文题目。为什么他们要把这些不遇记下来呢?看来,这不遇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二、导入新课,通读全诗,指导朗读  
1、师:雨过天晴,让我们跟着宋朝的诗人叶绍翁一起来——游园,在游园的路上推敲推敲这个——不值。师板书课题,生解释“不值”即“不遇”。  
2、师指导朗读,生自己试读,谈朗读心得,教师及时指导。  
3、指生再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相遇”内容  
1、自读基础上,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人游园所遇的事物:苍苔、柴扉、红杏。    
2、师指导学生分别谈对于“柴扉”“苍苔”和“红杏”的认识。  
(1)生谈柴扉: 穷困,简陋,简单。读出这扇门的特别。  
(2)生谈苍苔:绿色的小植物,将春天的生命唤醒了。读出苍苔的绿。  
(3)生谈红杏:美丽,早春开花。师补充部分古人描写赞美红杏的诗句。  
(生齐读最后一句。)  
  3、师小结,配乐,生齐读。  
四、细读品味,体会用词和情感  
1、师:我们对这些普通的景物赋予了怎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哪个字的字形看出来?        生:“怜”字。师板书。  
2、引导学生体会“印”字体现得对苍苔的怜爱  
  3、引导体会“扣”字,对比“敲”字,体会对柴扉的怜爱。   
   4、学生谈“出”和“关”、“ 一枝”和“满园”的用词,对比“出”和“遮”字的用法,体会对“一枝红杏”的怜爱之情。  
5、指一个学生扮红杏,其他学生扮关在园内的花草,和红杏对话。  
 6、师扮园主人,生扮诗人,和园主人对话,谈游园的见闻感受。  
7、师总结提升:我们想象园子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想象园子怎么热闹,园子就怎么热闹。这些都源于那一枝红杏。我们明白了,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一切全凭我们的心啊!(老师和生齐读整首诗。)  
五、拓展阅读,品悟哲理  
1、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所以我还有必要非要进园子内不可吗?我还有必要非要见园主人不可吗?为什么?  
生:诗人已经知道园子里春意盎然,所以没有必要见园主人了。    12
师:我们明白了,原来这么多的不遇,是因为不遇中,已经获得了最美的精神享受。  师:所以不遇中有——  
  生:遇。不遇中有遇。 师板书  
师: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课题——  
  生:游园不值。  师:游园虽不值,但不值就是——生:值。  
  2、师:那就让我们荡起欢快的双桨,唱起来吧。    
(师生把《游园不值》填进《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中齐唱。)

【教材分析】  
这首久享盛名的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和怜春惜春的情怀,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使人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57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