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教学反思|《郑和远航》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提挈中心,由表及里。
1、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奠基人。课文有一段话总地概括了郑和下西洋远航的情况与意义。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①指名读句子。教师圈划“大”、“长”、“广”、“ 顶峰”。
②“顶峰”是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采用变序手法,先抓住文章的“纲”,纲举目张。让学生整体感知郑和远航的情况和意义,牵一发而动全身,由点带面组织开展教学,使后面的教学形散而神不散。】
二、以点带面,体会中心。
(一)解读“规模大”
1、导语:(指小黑板)为什么说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呢?我们首先学习体会到郑和远航的“规模大”,请大家默读课文,围绕这问题思考,圈圈划划,作批注。
2、交流: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规模很大?
①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学生说体会。点拨“人山人海”,指导朗读。
②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学生说体会。指导朗读。
③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学生说体会。
点拨: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要点:a、这些船大,雄伟壮观,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
b、船上有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c、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等。
点拨:船如此装备齐全、华丽雄伟,又如此多,可见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加以具体说明的?(列数字)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出示三张图片。指名读指导朗读。
④补充比较:
哥伦布在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了。他的船队由三艘大帆船和87名水手组成。
    1519年8月10日,葡萄牙的麦哲伦率领五条船和270名水手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
提问: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郑和远航,规模之大,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从支点出发,引领学生自主读文,自觉与文本对话,抓关键句、重点词体会感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规模之大。】
(二)解读“时间长”、“范围广”
导语: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时间很长、范围很广?
交流出示: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③,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①学生说体会。
②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中国太仓到非洲东岸,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航海事业,他把中国的古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真不愧为一位顽强探索的伟大航海家。 123
③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三)解读“和平之旅”
导语: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那么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友好交往的呢?
1、请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君臣、各国百姓、各国商人交往的,划出有关语句,重点词语。
2、交流讨论:
①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君臣交往的?
生读有关句子,说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想象:郑和向国王“递交国书”,“赠送礼品”时,会说些什么?然后指导朗读。
②郑和是怎样与各国百姓交往的?
生读有关句子,说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想象:当地百姓看见宝船,“惊叹不已”,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指导朗读。
③郑和是怎样与各国商人交往的?
生读有关句子,说自己的体会,点拨“乐意”、“赠送”。
3、补充:
①麦哲伦的环球旅行,他的根本目的是帮助西班牙国王打通前往东方香料产地的另一条航线,因此他一上岸就宣布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然后他就出头帮着一派当地人去打另一派,然后他就被打死了。
②哥伦布的航海探险的目的西方探险家一样,目的无非是为了一个“钱”字。在西班牙女王与哥伦布签订的圣大非协定中可以看出,哥伦布将拥有新发现领土全部财物的十分之一,并且一概免税;对于同领土进行贸易的船只,哥伦布享有投资取得八分之一股份的权利;哥伦布还享有新领地的商务裁判权,其后代世袭其一切爵位、头衔和权利。哥伦布是殖民统治者,他远航是军事殖民行动。为了慑服海地岛上的印第安人,哥伦布进行了九个月的征服战争。在短短的几年中,印第安人累世积攒起来的黄金很快被西班牙殖民者榨取一空。你感受到什么?
4、提升:读了上面两段文字,你对郑和远航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体会和平之旅)
【郑和远航是一次和平之旅,友谊之旅,必须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在想象中体会,在对比中领会。】
(四)解读“凶险之旅”
导语:郑和远航是一帆风顺的吗?看看郑和在第一次航海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郑和又是如何克服的?自由读圈划有关句子。
交流讨论:
出示: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把惊心动魂的场面表现出来。)
②郑和是怎样对待这样凶险的困难的?
出示: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①指读。
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郑和从容镇定、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富有智慧……)
③练习朗读。
过度:郑和还遇到了什么困难?郑和又是怎样克服的?
①交流:遇到海盗,郑和用得当的办法制服、俘虏了海盗。
②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郑和不怕艰险,机智勇敢……)
补充:
资料1:郑和三次远航都来到了锡兰山,锡兰国王是一个凶暴贪婪的人,第一次他就想加害郑和,劫持郑和船队,郑和隐忍了。第二次郑和带去了丰厚的礼品,但锡兰国王仍然傲慢,心怀叵测。第三次锡兰国王向郑和勒索金银财宝,命令士兵偷袭郑和船队。郑和拒绝了锡兰国王的无理要求,锡兰国士兵就把路堵死,不让郑和他们走。郑和临危不惧,认真分析敌情后,率军队袭击王宫,擒拿了锡兰国王,才得以胜利返回船队。 123
资料2:郑和第四次远航在印度洋里遇到了飓风的袭击,船员们被掀得东倒西歪,船有的断杆,有的漏水,有的被打散,船员们都很恐惧、绝望,但郑和沉着镇定,鼓励船员和士兵不要畏惧、退缩,终于度过了危机。
小结:在七次航海过程中,郑和遇到了无数自然和人为的艰难险阻,海上航行,充满了凶险,但他都凭着智慧和勇气一次次过关斩将、化险为夷,表现出顽强的探索精神。
【郑和下西洋的艰难是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语言材料外,通过补充资料来强化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郑和在航海过程中遇到的自然、人为造成的艰险,进而深刻体会郑和勇于探索的航海精神。】
(五)解读“顶峰之作”
1、出示小黑板,因此,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2、“顶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呢?
3、补充:郑和率船队下西洋远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到达美洲)早了87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早了114年。
三、总结全文,领悟中心
导语:郑和远航,人们是怎样评价的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提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预设朗读导语:
①郑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铭记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读……
②中华民族,依靠顽强的精神,开辟了到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600多年的郑和,他率领船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多了不起呀,让我们一起读……
【设计渐进式朗读,凸显文章的中心,呈现教学的高潮,将学生的情感升华与迸发。】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要想深入地了解郑和远航的故事,请阅读《伟大的航海家》一书,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
2、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 “战神凶险”三个标题,复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语文教学的一个潜在的要求就是要建立宽泛的语文,构建大语文环境,顺应学生的情感和知识的渴求,由课内延伸课外,由读一篇到读整本的书。】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43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