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_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小学语文六年级
2、本班有26 名学生,其中男生16 人,女生 10人。学生学习兴趣高,但基础不扎实,阅读理解能力偏差。
3、《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变化”主题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首叙述性诗歌,诗歌以“我”的口吻,以深圳特区这一样一个 “小山村”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通过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抒发作者对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这首诗丰富内涵,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诵读,读出美感,它节奏美、韵律美,朗读时要体现现代诗的特点。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才能让学生通过一个 “小村庄”的变化,理解国家的巨大变化,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积累词语,注意易错字,区别形近字。
   2.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3.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1、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和祖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
     同学们,谁去过深圳?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深圳,一个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板书课题]
     (用深圳的图片导入,为的是能让预习过的学生感到惊叹:原来课文中提到的就是深圳呀。)
  (二)自读----发现与探究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让学生试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4、学生提出自读是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写到黑板上。
  (三)品读----理解与感悟
   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3、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昨天贫穷落后]
   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3----7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小节。)
     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
   7、全班交流。4---7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者的内容和情感。)12
   8、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总结----拓展与延伸
    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歌种唱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阶段呢。让我们一些来唱这首歌。
    (从中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齐读课文。
   2、诗人是怎样将村庄的变化写出来的?(让学生学习文中作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
   3、原来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巩固生字
   1、区分形近字。
   2、听写生字。
  (三)根据诗歌的写作顺序,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昨天——————————现在
                      改革开放

课堂练习:
1. 填空。
“昨天”指的是( ),是一座( )。
“今天”指的是( ),已变成了一座( )。
2、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业安排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听写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二)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
附录
课件       音频《春天的故事》
自我提问:
“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一担担摇晃的夕阳”指的是什么?
  当时人们用水的不便,路途的遥远。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04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