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是一首叙事性诗歌,以深圳特区这样一个 “小村庄”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用“我”的口吻,通过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
   本课一共有7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1、2小节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
   第3—6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
   第7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规范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3、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变化,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唱首歌怎么样?(师唱《春天的故事》)
歌曲中提到的老人知道是谁吗?(邓小平)
生或师简介: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阶段呢。展示生搜集到的反映深圳的现代化的图片或资料。
师:可是大家知道吗?深圳原来只是一座小村庄啊!(板题)
 二、检测预习:
1、检测课文预习情况,强调重难点字词。
如:渺茫  边陲  面庞  昔日
2、让生男女生串读课文,并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让学生试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3、学生提出预习时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写到黑板上。
三、品读理解
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
 2、挑生把诗歌变成自己的语言来介绍深圳的过去,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感受诗歌语言的美,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3、让生结合句子补充省略号里的内容。
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昨天贫穷落后]
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让生默读诗歌3----6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小节。)
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4---6小节。
7、全班交流。4---6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者 的内容和情感。)
8、师: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
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2
9、师总结:从深圳一城,我们看到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也更应该为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明天而发奋图强。
三、根据诗歌的写作顺序,背诵课文。
四、巩固生字
   1、区分形近字。
   2、听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
 改革开放
 昨天 —————————  现在
 贫穷落后   翻天覆地
   村庄  焕然一新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03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