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教学设计】《红树林》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红树林》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从不同角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红树林》这片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设计思路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红树林》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设疑导入——初读感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一)设疑导入 ,借助课件激发兴趣,设疑导入新课。
一开课,我就提出:“同学们,你们见过森林吗?喜欢吗?那你们见过海底森林吗?”同时出示课题,开门见山。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对红树林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出示:壮观的红树林的画面,并出示介绍红树林的字幕,再提出“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红树林的呢?” 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整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初读感知 ,借助课件巩固字词,感知全文。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内互相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然后借助课件出示读一读、写一写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从而巩固了新知。接着让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红树林的?”
设计意图:自己写出课文的提纲,组内交流汇报。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
(三) 精读感悟 ,借助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探究主题一:远观红树林的美
当学生探究这一主题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远看红树林感受到它的宏伟、壮丽引导学生抓住芳馨、婀娜、绚丽多姿理解红树林的美。同时课件出示:红树林的美丽画面,唤起学生赞美的情感,使学生自然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再通过品味朗读体会文章优美的句子。然后课件出示金钥匙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明确学习目的。
探究主题二:近赏红树林的幽静、神秘。
运用课件回顾刚才学过的方法自学剩下的部分。先通过小组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学时采用由“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小组学习,最后自学,渗透了精读课文的方法,突出重点。12
探究主题三:红树林“胎生”的繁殖特点。
这部分内容也是课文的一个难点。我注意让图文并茂的课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播放“红树林繁殖”的录像,让抽象的文字变得更直观,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观,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适时点拨学生红树林默默奉献的品质,使主题四:红树林的精神的难点水到渠成,轻松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主题四:红树林的精神让学生品读文章,进一步体会红树林的可贵精神,同时学习作者的借物喻人的写法。
设计意图:以上是本课的重头戏,在这个环节中,我成功地驾驭多媒体计算机,合理地运用课件,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 拓展延伸,借助课件拓展延伸,实现“综合化”。
请每位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网址,阅读红树林专题中的有关资料,结合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以小组为研究单位,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讨论。红树林这种植物群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湾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然而现在红树林的生长却令人担忧,让我们点击下列网页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网址,继续探究。

五、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鉴于这样的理念和思想,在教学《红树林》一课时,我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使整个课堂落实以学为主。课前,鼓励学生充分查找资料,了解红树林的相关资料和科学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充分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为课堂落实列提纲的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上,在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之后,提出问题:你喜欢红树林吗?喜欢它的什么?能从课文中找到说服别人的理由吗?这样的引导性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阅读全文的机会,保证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既展示了预习的成果,又暴露了学生对课文读音、内容、情感等方面理解的问题,更利于教师结合实际问题,适当调控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的方向、教学的进程等,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01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