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乃斯的马>_ 北师大版 9册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作家周涛对我国西部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他的文章和他对西部的感情一样宽广而深厚,执着且激qing澎湃。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希望自己成为这块土地的代言人”。问他这块土地的魅力在哪里?他说“辽阔”。“辽阔”,正是他的文章表现出的艺术张力,《巩乃斯的马》借助对马群奔跑场面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的向往与追求。
  夏日暴雨下马群奔跑,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宏壮阔的崇高场面,使得作者“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因为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境界真正的崇高壮烈。作者激昂大气的文风正是从西部广阔生动的生活中汲取养料,文章一气呵成,使人读来心潮澎湃,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与独特的生命体验是分不开的。在第二自然段,作者的铺排显示出汉赋似的恢弘气势,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极简练而准确的表达出内心细腻的感受,如神来之笔,让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文中的场面描写显得特别陌生,那种夏日暴雨下马群奔跑、马群奔流的场面他们不曾亲身感受,因此在理解那种恢宏气势所带给作者的生命感悟很困难。在教学中,以读为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染、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马群奔跑、马群奔流的场面,那种壮阔的气势,并播放影片,给学生视觉的冲击,直观的感受,使其心灵真正的受到震撼,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2.学习本文写动物的取材谋篇方法;学习抓典型场面描写突出主体的方法。
   3.学习体会本文表达的勇敢、自由、进取的精神及对不受羁绊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领会这种壮观的景象给予人们的力量。
教具准备:幻灯片(万马奔腾的场面等)、影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几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与马有关的很多成语和诗句,以小组接龙的方式来说几个。(学生发言)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与马有关的词语,可见对马已有了比较多的认识,我们今天来学习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看看在这位生活在新疆的作家笔下的马与其它马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交流预习情况
  1.齐读课题,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作者在篇名中强调了“巩乃斯”,这样一个音译而来的地名本身就让人心生遥想,与“香格里拉”等地名一样,它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牵引着读者的思绪离开日常的、熟悉的、平庸的、重复的、单调的空间,到达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作品的开篇,作者着意渲染的就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地域色彩。
2.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师补充(幻灯片):
  周涛,原名周小涛,1946年3月15日出生,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神山》、《野马群》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尔随笔》等。祖籍山西,在京启蒙,少年时随父迁徙新疆。1969 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至今已出版诗集、散文集20多种,深得读者喜爱。曾获“全国诗集奖”和“全军八一奖”,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是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很具个性魅力和文学气质的优秀作家。123
 3.预习中你遇到并解决了哪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字词?(学生交流摘录笔记)
  理解重点词语: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临危不惧:在危险面前毫不害怕。
4.指名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围绕巩乃斯的马,作者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是对马的直接描
5.再读课文,然后理清层次。
 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后评议,文章应该怎样划分段落,段意是什么?三、细读理解
  1.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这部分写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
  (2)速读课文,联系下文想一想:这部分没有对马的描写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课文以浓笔重彩,描绘了巩乃斯马奔的壮阔图景。)
  2.第二部分:
  (1)教师朗读。
  (2)自由朗读这部分,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品一品其中的精妙,与小组同学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
  (4)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怎样描写暴雨中马群的?
  (思考交流)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3.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这部分课文写了什么?从对暴雨中马群的描写中,作者感受到什么?作者这种超乎寻常的表现和想法该怎样朗读?
  (学习这一段时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回答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可适当地引导他们分层的来理解。)
  2.“受用不尽”,你怎么理解?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
  3.从对暴雨中马群的描写中,你有什么感受?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总结
  1.订正交流课后思考题。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描绘马奔的典型场面,表现出马的生命活力及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展开联想,表达对马的品性和精神的赞美与喜爱。作者从马身上看到了一种进取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人们对淋漓尽致、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3.谈谈自己学课文的收获。
  四、结束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茫茫天地间的尤物——马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启示。回望千年前的汉匈之争,汉武帝这匹中原的骐骥与草原神骏匈奴相遇了,对峙在滚滚的狼烟之中。为了改良汉军的武装力量,汉军两次深入大宛国,夺得良种汗血马,当汉家男儿策马扬鞭,嘹亮苍劲的马嘶从草原腾起,龙驹那不羁的生命力已注入他们奔腾的血液中,一个王朝崛起了——汉武中兴!可是,那剽悍、强壮的形象不应该只定格于雕塑、艺术品中,不应该只栓在我们苍白无力的梦想中,让我们民族把懒惰、僵化、畏惧扫荡,让我们流血流汗,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五、课外拓展
听师读《狼图腾》中群马奔跑的片段,并比较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马
                巩乃斯的马
    暴雨来临
         马群奔跑——壮阔场面
          作者感受——马的生命活力123
               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抓重点词句,品味语言。《巩乃斯的马》一文,语言较有特色。在作者的笔下,马群之中无论大小,个个皆为勇者,虽然暴风雨不期而至,它们却都能勇敢地共同应对。文字极为朴素,却能让人体会到大自然令人折服的壮美气象。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深的感悟,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以课标为依托,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教学:
1.读中感悟。读文百遍,其义自见。教学中我抓住“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染,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群马奔腾的壮阔气势。为使学生能很好的进入语境,我还富有激qing的做了范读、并讲了《狼图腾》中群马奔跑的片段,让学生在有了深切的感受后,再带着体会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读写结合。文中的比喻句多、奇、大气,是学习和积累的好资源,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积累补充摘录笔记,并通过读想象体会这些比喻句的生动之处,并及时练笔,反馈收获。为使学生的练笔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我指导学生边读边画,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学习效果较为扎实;同时,为学生播放马群奔腾的影片片断,给学生直观感受,心灵真正受到震撼。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01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