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的意义|从研讨课《用目光倾听》看课堂作业与阅读教学进程艺术地融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优质、高效。特级教师董耀红常常告诫我们:“不要避讳基础知识与语文技能的训练,语文课堂就是要精讲多练!” 特级教师杨国珍也指出:一节语文课中落实了8至10分钟的作业时间为合格,而作业的内容与时间适当为良,在此基础上作业时机也适当为优秀。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如何将课堂作业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进程中。
在《用目光倾听》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对文章大意有所感知之后,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中的相关基础题;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用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形式的朗读等方式一步一步地揭示“用目光倾听”的深层含义,当学生心弦被拨动,对文章中心有所感悟之时,因势利导请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中有关理解中心的习题;接下来,引导学生依据板书背诵文章重点章节,并完成本课其它习题。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在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心灵和情感的熏陶而提升。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一节设计得当的语文课,是完全能够将作业与教学进程艺术地融合的,作业的全程参与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紧凑高效、更加充满动态的美感、更加富有语文味了。
以下就是我执教的阅读课《用目光倾听》的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师板书“听”,你看到这个字,你的脑海中产生什么疑问了吗?(怎样听?听什么?)
2、师板书“倾听”,怎样听呢?是倾听。“倾”是个生字,(师注音)后鼻音要读准,一起读,好!(cai)昨天预习作业的第三题中问道:“倾”在这里应该选哪种解释呢?(用尽力量),那么“倾听”也就是用尽力量地——听,全神——贯注地听、聚精——会神地听。
3、师板书“用目光”,读课题之后,大家一定有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和想法,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诗!                  
二、自主学文并完成基础性习题、批改预习作业
1、师:下面就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音和诗歌大意,好,自由地读吧!
2、师:读完全诗,相信大家一定对诗歌大意有所了解,下面请大家完成《课堂练习》中第四大题的第一小题,和语段阅读的第二、三小题,题目不难,你们一定能完成好!你们做题,老师来为你们批改昨天的家庭作业也就是一、二、三大题。
生自由做作业,师批改预习作业一、二、三题
三、以理解性习题为线索导读全文
1、师:第四大题的第一小题中问“妈妈一句话”是指?指名说:“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大家都是这样写的吗?好!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诗歌第一节)好的,那就请你把这句话写到黑板上来吧!123
2、谁来为大家读读第一节诗呢?指2人读。
看板书并简单评议,“望”字打点,用什么望?指课题“目光”。师:哦,原来啊,用目光倾听,也就是——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这句平平常常的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往。这节诗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
3、读到这里,老师不由得想问:目光难道能听懂话吗?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呢?
(引导学生回答诗歌2、3节的内容。)诗中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师相机板书:交流 交谈 交往   真诚 心灵
4、师:原来啊,真诚的目光代表着真诚的内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谈、交往都需要一颗真诚的心灵啊!现在咱们对课题的理解是不是更深一层了?还有谁愿意也像老师这样,谈谈自己的理解?(指两人说)快看语段阅读第一题,“谈谈你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会做了吗?赶紧写下来!
大家所谈到的,其实也就是诗歌2、3节的内容!(cai)来,就让我们自由地放声朗读2、3节诗,读出你对诗歌的理解吧!
指两人读。
追问:什么叫千言万语?(很多很多的话,多得说也说不完)
(cai)此刻,让我们的思绪回到第8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迟到》一文中……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块钱给我。
师引导:是啊,爸爸什么也没说,只是看着我,看着我把夹袄穿上,同学们,你们看到爸爸的目光了吗?你们读懂爸爸目光中的千言万语了吗?谁能说?
(爸爸仿佛在说……爸爸仿佛在说……)
(爸爸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他的目光表达出对女儿的关爱,女儿啊,一下一下打在你的身上,却是生生地疼在爸爸的心里啊,爸爸看着女儿,仿佛在说女儿啊天冷你快快穿上吧,别冻着了……仿佛在说……)引导说说。
师:从那以后,作者就成了一个勤奋早起的、每天第一个站在校门口等着开门的孩子!爸爸的目光里传送的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责任之爱、深沉之爱,这真诚的目光真的胜似千言万语,真的将作者带到了那温暖的春天!现在,再让你来读第2、3节诗,你会怎样读啊!
指多人读(音乐)师范读,齐读。
谁能背?指名背诵。
一起来好吗?能背的背,不能背的边背边看!
5、深入:是啊,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同学们,生活中的目光很多很多,“目光”前面还可以用上哪些形容词吗?
指名说:理解的、包容的、同情的、信赖的、赞许的、欣赏的、坚定的、严厉的……引导:当你身边的人受到别人的误解时,你向他投去理解的目光,是真诚吗?当你身边的人一时糊涂犯下错误,你向他投去善意的包容的目光,是真诚吗?严厉的目光难道也是真诚的吗?(严厉表达的是老师对我们的无限期待)这也是老师的真诚啊!
师:原来啊,这些目光都是真诚!生活中处处需要真诚,你真诚地对待他人,他人也会真诚地对待你;你真诚地对待生活,生活也会真诚地回报你!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真诚并不是智慧,可是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这就是妈妈在教会我生活啊!来,一同读读最后一节诗!123
6、师:学到这里,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们这首诗歌的作者——金波。一位生活在孩子中间童心永驻的诗人,小时候,是妈妈用童谣引领他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长大后,是他用诗歌引领着中国的孩子去欣赏诗。正是这样一位真诚对待生活的诗人才能够写出这样“如泉水一般清亮、鸟语一般婉转”的诗作啊!
齐读。
四、集中练习
  在下面的时间里,请大家做《课堂作业》第四大题的2、3、4小题;以及5、6大题。可以选择着做。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8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