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牛和鹅》的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注意象声词的读音。
2、反复朗读课文,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较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课件出示词语: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吁哩哩哩、吭吭、啪嗒啪嗒、啪啪啪、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3、指名朗读课文中重点段落。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
1、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四、走入文本,初步感悟
1、开始时作者对牛和鹅有着怎样的态度?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初步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2、通过前后对比,引导质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口头说说自己的感受。
2、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走进文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牛和鹅》。在上节课的学习中,牛和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牛怕人,鹅不怕人)所以课文在第一自然段中这样写到:
媒体出示: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指名读)123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还读懂了什么?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来表达。
3、是呀,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指导读,你读出了什么?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们对这句话的确信吗?(深信不疑……)
二、深入文本,研读品捂
(一)抓住不同态度,感悟孩子们的心理(3、4自然段)
1、我们的这种相信体现在哪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你能从那些句子中读出我们对牛和鹅的不同态度?
2、对牛:关注孩子们的心理“一点都不怕”、动作“拍、摸、触、刮、扳、骑”对鹅:远远地……才……  绕个大圈子
3、指导学生抓住不同的心理读好3、4两个自然段。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变化的原因。(5——12自然段)
1、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出示第12自然段)从这段中你读出了什么?(不再怕鹅、不再欺负牛)
2、读到这里,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3、让我们再次走入作者的回忆,去感受那一段经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5——11自然段,你看到了几幅画面?(被鹅追赶、金奎叔赶鹅、与金奎叔的对话)分别在哪几段描写的?(5——7、8、9——11)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文字,边读边想象这几个场景,将描写“我”、鹅和金奎叔语句分别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4、学生交流:
(1)描写“我”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我“对鹅的害怕,一点儿也不敢反抗。指名读,齐读。
(2)描写鹅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鹅的嚣张、霸道的样子。
(3)描写金奎叔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金奎叔赶鹅时的勇敢以及鹅的狼狈。
5、再来读第12自然段:为什么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次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引导学生结合金奎叔的话再次理解)。作者在5——11自然段中只字未提牛,为什么此处却提到我再也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呢?(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
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8、所以直到现在……(引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1、再读题目,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牛和鹅作为题目呢? (作者是想借牛和鹅两种动物来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2、你在听了金奎叔的话后你会对牛和鹅说什么呢?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呢?你会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任选其一)小练笔。
3、推荐阅读《两个花盆的故事》,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课后作业)
板书:                          
              牛        和       鹅                        123
                        我
              欺                   怕                 
             不欺                 不怕                  、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84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