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人教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
    交流对《红楼梦》人物的了解,引出王熙凤。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被人称为“辣子”,是什么样呢?(学生交流)
    所谓“辣”,就是对比较厉害的女性的一种称呼,今天我们就来见识见识曹雪芹笔下的“凤辣子”。
    【设计意图:生活中一个人被称为“辣”是怎样的呢?此问题的抛出,意在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由此架设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激发阅读期待。】
    2.初读课文。
    (1)打开课文,大声朗读,想想,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凤辣子”。
    (2)简介贾母、王熙凤、林黛玉身份及三人关系。
    (3)出示词语:彩秀辉煌、神仙妃子、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放诞无礼、泼皮破落户儿、以帕拭泪、转悲为喜
    透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凤辣子”,用一个词来形容。
    出示:( )的“凤辣子”。
    3.质疑:同学们有的说她高贵,有的说她漂亮,有的说她厉害,为什么曹雪芹单单说她“辣”呢?请走进课文,快速默读,看看她究竟辣在哪里?
    出示:细读课文,把描写“凤辣子”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多读几遍,简单写下体会。
    【设计意图:紧扣人物描写的关键词,既进行了词语教学,又使学生较为正确地感知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在学生个人的初步感知与“曹雪芹单说她‘辣’”的思维冲突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细读文本,感受人物特点——观“神”:威不露?
    1.出示:“一双丹凤三角眼……丹唇未启笑先闻。”
    (1)生读,师导:这段话仅读一遍是不够的——看看这丹凤眼,看看这柳叶眉,多美的人啊!把她读得美一点。(个人读)——丹唇未启笑先闻,想象一下,“凤辣子”正笑眯眯地看着你呢,读得再美一点。(个人读)
    (2)聚焦“威不露”。
    威指什么?“凤辣子”究竟威不威?
    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引导学生品以下句子: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这样放诞无礼。”(出示)
    a.聚焦“放诞无礼”。从这段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凤辣子”?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叫做——放诞无礼!
    b.不就是笑几声吗?为什么就说她“辣”呢?
    c.看看其他人怎么表现?(带读: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d.对比一下凤辣子跟其他人的表现,你有什么感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就叫“辣”!威不威?123
    2.“头上戴着……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1)生读,师生合作读:头上戴着……;项下戴着……;裙边系着……;身上穿着……
    (2)认识她穿戴的那些东西吗?或许你不知道她穿的是什么,但我们能感觉得到。她穿得怎么样?用一个词来形容。(提示:数数这段话中,用了多少个“金”字,多少个“珠”字?)——满身金银珠宝,真是“珠光宝气”啊!
    (3)小结:看看她这头上,看看她这项上,看看她这裙,看看她这身,活脱脱的火辣辣形象。辣不辣?
    3.“妹妹几岁了?……也只管告诉我。”
    问了几个问题?黛玉回答了吗?有机会回答吗?从中感受到什么?
    ……
    小结:“威不露”其实是不露自威啊!刚一出场,就威风凛凛,威严尽露,牛不牛?辣不辣?想不想见识一下?(播放相关视频)
    【设计意图:人物之象,在乎“神韵”。所谓“相由心生”,紧扣“威”字,即紧紧抓住“凤辣子“神韵所在。而曹雪芹笔下的“威不露”与王熙凤出场带给我们的“威风凛凛、威严毕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凤辣子”究竟威不威?威在何处?观其相“威不露”,看其行“威毕露”,扣住“威不露”则凤姐“威必露”。】
    三、细读文本,感受人物特点——听“言”:忘贾母?
    1.观看视频,直接质疑:凤辣子说她忘了老祖宗,她真忘了吗?
    2.出示:“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师生体验角色:
    师:黛玉在哪儿?(指一学生)哎呀呀呀呀,啧啧啧啧,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小黛玉,听了凤辣子这话,你心情怎么样啊?为什么?
    师:我可告诉你们,房间里除了黛玉,还有贾母的嫡亲孙女探春和迎春等人呢!(指一学生)迎春啊,你美丽又温柔,听见凤辣子这样夸林黛玉,你吃醋吗?
    师:迎春啊,你可是贾母的亲孙女啊,听凤辣子这么夸外孙女,吃醋吗?
    师:探春啊,你才华横溢,听了这话,心里酸不酸?
    3.出示:“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师:(指说吃醋的学生)读,现在还酸吗?
    师:贾母啊,她说你的外孙女儿真标致,像你的嫡亲孙女一样,你听了这话,心情怎么样?
    师:一句话,外孙女高兴了,亲孙女高兴了,贾母也高兴了,这真是“一箭三雕”啊,厉害不厉害?
    师:想想,“凤辣子”主要在夸谁呢?还有哪些地方看出“凤辣子”没有忘记贾母?123
    小结:说是忘了老祖宗,其实是三句不离老祖宗啊。讨好贾母,所以贾母才喜欢她,难怪她敢放诞无礼,难怪她能成为贾府的大管家。“凤辣子”就是“凤辣子”,她总能把人家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辣子”之辣,不仅仅在于她那逼人眼球的外表,更在她的一言一行中啊!
    【设计意图:诚然,凤姐之“辣”不仅表现在她那逼人眼球的外表及风光气派的出场中,更在于她的一言一行中。所谓“言为心声”,透过“凤辣子”的语言,更能让我们感性而具体的感受凤姐“辣”背后的心机、善变、八面玲珑。听其言,“忘记了老祖宗”,而品其言,则“老祖宗时刻挂心”矣!】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师:“凤辣子”辣不辣?其实老师觉得最辣的不是“凤辣子”,你们猜猜是谁?
    师:是作者曹雪芹。他把这个凤辣子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神韵十足啊。那是因为他紧紧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还有外貌等,用冷峻的文字,把人物写活了。你能不能也学学曹雪芹,来写写凤姐?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细腻传神,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形象丰满、呼之欲出的“凤辣子”形象,换一句话说,“凤辣子”的丰满形象,充分地表 现在语言文字中。从这个角度上讲,品“凤辣子”的过程,其实就是品语言文字的过程。由此,写法的回顾总结,其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五、学法迁移,练习写话
    出示:宫里的夏太监,打发小太监来跟“凤辣子”“借”银子,说是借,其实就是勒索。可这些人是不能得罪的,但也不 能过分纵容他们,不然,他们会更加贪得无厌。
    想象一下,凤辣子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注意:要通过你的描写表现“凤辣子”的“辣”。写完之后,对照《红楼梦》第72回,看看曹雪芹又是怎么写的。
    【设计意图:迁移写话,既体现学习“人物描写”的编排意图,又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一举两得。】
    【教学反思】
    曹雪芹为我们呈现的这一“凤姐出场”的画面,堪称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在曹雪芹冷峻而细腻的笔触中,“凤辣子”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深深吸引我们的眼球。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丹唇未启,而笑先闻;轻轻一“携”可见其“神”,淡淡几语,可见其“心”;奢华的装扮下,难掩其“虚”,亲近的话语中,难饰其“机”……如此丰富而生动的形象,如何深入浅出、较为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以可接受的方式,去感知、去感受、去感悟?本课教学,我紧扣文本的矛盾之处,抛出“‘凤辣子’究竟威不威”、“‘凤辣子’有没有忘了老祖宗”这两个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以探究的姿态走进文本,在“威毕露”及“三句不离老祖宗”的深刻感知中,牢牢地把这么个丰满而多面的“凤辣子”形象记在心中,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上芬小学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24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