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一等奖_“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1、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在全课之中,分三个层次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步达成,过渡自然,层层递进,追求教学“无痕”的效果。

2、教师、学生、文本的融合:体现大语文观,课堂中的人、课文中的人、生活中的人融为一体,追求“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的无课境界。

3、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课堂内外读写紧密联系,有字书与无字书的阅读互相补充,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追求课内外读写实践的一体化。

【教材分析】
  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课文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从正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二是从侧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作者写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很多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你对谁比较感兴趣?今天我们进入红楼梦中的贾府,认识一下曹雪芹笔下的精彩人物——“凤辣子”(板书课题)“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2、解题:

   凤辣子第一次见林黛玉

3、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这个片段选自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对于红楼梦,你有什么了解?
4、教师补充:《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

5、置疑:       

   “凤辣子”指谁?为什么称她为凤辣子?

6、判词:王熙凤(过渡语:为什么称王熙凤为凤辣子?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
   ⑴ 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⑵ 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
   ⑶ 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接力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师生随机纠错,并适当解答同学们的有关疑问。
  3、再读课文,思考:

    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
  导语:

  王熙凤,是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妻子,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 1234
  以下教学分三块,分别从外貌、语言、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变序进行。在每一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出同类描写,进行分析比较,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以便掌握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美丽:
   ⑴ 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图,找出谁是王熙凤。
   ⑵ 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漂亮、华丽、讲排场、奢侈、在贾府的地位很高)

   (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

       (3)师评价: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老师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我们读文章,就应该这样,透过表面看背后,透过文字看实质。
   (4)指导学生朗读。
  2、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① 这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 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

      (放诞无礼)
    ③ 出示“这些人个个……放诞无礼?”“敛声屏气”什么意思?“个个敛声屏气”说明当时的气氛怎样。
    ④ 这样的气氛下,王熙凤竟说说笑笑地进场,足见其性格放纵,不拘小节。难怪贾母称他为“凤辣子”。

      出示: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⑵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① “真”去掉有什么不同?

      (说明之前曾怀疑过,流露出对黛玉美貌的惊叹。)
    ② 从“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相见恨晚之意。)
    ③ 你能明白“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扬此失彼。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
    ④ 最后“凤辣子”为什么又要转喜为悲?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
   ⑶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1234
    ① 过渡:

      “凤辣子”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
    ② “凤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吗?引导学生联系贾母的地位想想。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呢。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⑷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① 如果你是林黛玉,听了这话,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物?

      (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与林黛玉虽属同辈,口气却极像一个主人在对一个怯生生的孩子说话。)
    ② 练习朗读王熙凤的所有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动作描写——圆滑:
   ⑴ 让学生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
   ⑵ 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⑶ 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读一读。
   ⑷ 小组练习后再表演。

四、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视频

过渡:贾母在贾府中是最有权威的人物,王熙凤作为她的孙媳妇,只要得到了贾母的赏识,便在贾府中站稳了脚跟。所以王熙凤紧紧抓住贾母,恭维她,讨好她,随着她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自己的喜怒哀乐。正像同学们所说的“圆滑”。

这个片段中有王熙凤放诞无理的笑声、华丽漂亮的外表和她圆滑世故的话语,还有一个美丽标致的林黛玉,大家想不想亲耳聆听、亲眼目睹呀?

五、小结:

作者是怎样刻画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课件)

六、思维拓展:

1、进一步了解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及林黛玉眼中的王熙凤的形象。

2、猜人物:

七、作业: 

1、这样一个精明强干的女大管家是怎样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呼风唤雨的?是怎样加速贾府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的呢?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红楼梦》,没读过的尽快去读,读过少年版的可以去读原版。

2、完成练笔。

附板书: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外貌描写→ 漂亮、华丽、地位高

语言描写→不拘小节、虚伪、机变逢迎1234

                                 动作描写→察言观色、圆滑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2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