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导学单|《草原》导学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二,学习重点: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三,学习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四,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前置性学习提纲
1,读会本课二类字,会写一类字.
2,把课文读正确,读熟,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
3,了解老者的情况及作品.
4,尝试理解文中优美语句.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放课件,听歌曲)
听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
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过渡:在预习课文中,大家知道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1,读了文章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 也可以把预习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2,教师随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展示)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注意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的词句,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教师相机指导.
过渡:在自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特别认真,尤其是同学们能抓住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待会汇报你们自学的的成果.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组织教学.
四,激励评价,赏读涵咏.
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同学们小组的活动,每个同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多同学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的同学,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谈谈你们的体会和理解认识.
(一)研读草原景色部分小组的同学,汇报学习的情况.
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 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书上的词语或者自己概括词语加以总结,请同学把这些词板书在黑板上.〔你体会的很好,能否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加以总结,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参与板书课文中的重点的词语.学生板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错别字.〕
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展示课件),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听了同学们谈的对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来吧!放课件)
3,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
过渡:这么迷人的景色,这么优美的语句,我们真的应该多读读.选择本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板书:景色美〕
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重点指导)12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 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
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4,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5,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6,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7,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的小组同学汇报.
过渡:同学们通过边读边谈体会的方法,我们感受到草原的美,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在访问的过程中又什么的感受呢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交流理解课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迎接远客:学生先读重点的语句谈体会,然后看录像,学生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板书概括的词语)
教师小结: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随后他们来到了蒙古包外
(2)学生齐读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热情接待:先让学生随作者一起走进蒙古包,看看发生什么样的事,(学生看录像),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谈谈为什么这样读课文.学生概括板书词语)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热情款待,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 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能不能对主人发出访问我们家乡的邀请
(教师板书:人热情)
2,时间过得真快,在联欢的欢声笑语中,今天的访问就要结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阳下,怎么舍得分别 作者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
六,课内外结合: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下收集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草原资料或者图片,准备在班上交流展评.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21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