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目标预设:1.认识7个生字。在语言情境中理解 “舞姿、潺潺、波纹”等词义;借联想与想象理解“婀娜、粼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流程:
一、初识作者,引入课题
1、示作者照片
认识这个人吗?她叫 谢冰莹,就是咱们这篇文章的作者。她曾经深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你能深情地读读吗?
轻轻地、深情地,让我们一起来。
2、到底是哪段日子,哪些美好印象,让作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让我们走进课文——示题齐读,用心地读读,你会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些答案。
二、初读感知,直抵中心
1、请大家用心地,自由地读读课文,想想作者常常怀想的,永远难忘的到底是什么?
2、能说说吗,作者常常怀想的,永远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是啊!作者难忘的有太多,太多!让我们跟随作者记忆先走进故乡的美景。(板书“景美”)
三、细品“思乡之情”
a、研读“景美”
1、出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自己轻轻读读,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最喜欢的是——
小溪
能读出对小溪的喜欢吗?
垂柳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垂柳已变成一位——姑娘,是啊,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就是姑娘优美身姿,随风飘动;
读着读着,垂柳又变成——舞蹈家,婀娜的舞姿,那么美,那么自然。
垂柳还变成——画家,画笔一挥,粼粼波纹跃然纸上。
垂柳还变成——顽童,与流水尽情嬉戏。
是啊,垂柳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动作优美的舞蹈家,就像技艺高超的画家,在作者记忆中,是那样亲切,那样迷人!指名读。
水鸟、流水
是啊,水鸟的声音是那样清脆,流水的声音是那样悦耳,你能读读吗?指名读,女生齐读。
2、深情引读:虽然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虽然故乡已多年未亲近,可那清澈见底的小溪依然流淌脑海——,婀娜多姿的垂柳依然飘荡眼前——,水鸟悦耳的鸣叫依然婉转耳边——,难怪作者深情地感怀——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b、研读“事趣”
1、深深印在作者脑海的,除了美景,还有趣事(板书“事趣”),自由读2~4节,你的目光被那件有趣的事儿吸引住了。
2、生自由读。
3、出示: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句话,你们看到他们发现小鱼小虾、捕捉到鱼虾的惊喜了吗?说说你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闭眼想象并交流)
2)、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串串欢笑似乎还在耳边浮响,一幕幕情形还在眼前浮现,来,让我们回到那欢乐的一刻,齐读。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123
1)、读着读着,你看到野花缀满小溪的情形了吗?溪水会带着美丽的野花流向那儿呢?
2)、(流水载着的仅仅是野花吗?)是啊,流水载着的不仅是野花,还有小女孩快乐的遐想,美丽的梦想!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1)、如果你就是这位姑娘,能描述当时情形吗?
2)、生活是多么悠闲,多么有趣,那野花,那野菌,那茶树,为童年增添了缤纷的色彩,一起读读——
3)、事隔多年,回忆从前,那野花,那野菌的色彩依然清晰可辨,再来轻轻读读——
4、因为历尽趣事,所以,作者觉得,那段日子一直——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c、研读“人和”
如此美景,如许趣事,都深深迷恋着作者,除了美景趣事,还有什么深深迷恋着这位水乡小姑娘?
1、爱我故居
1)、出示:“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老师很奇怪:我家只有“低矮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阴暗,地面潮湿”,这样简陋的房子为什么作者会“非常喜爱”?
生:这是我的出生地。
师:是的,我来到世上第一眼看到的是这儿,度过欢乐童年的是这儿,在这间卧室,妈妈曾经——抱着我,让我安然入睡;曾经——念着歌谣,多么温馨,多么动听,曾经——给我讲故事,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滋润着我的心田。
师:这间小屋曾经洋溢那许多欢乐与温馨,怎能不令我喜欢?读
师: 故居还有一处特别令我留恋,那是——
生:父亲书房景致迷人。
2)、出示: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师:来,自己去感受一番书房的景致,自由读读。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这样的房子前,你会有怎样的感觉?相机多个读读。带着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
师:在作者眼里,故乡的日出是美的,故乡的清风是美的,更美的是——那就是常年萦绕作者脑际的那一幕啊——(出示首段)
2、爱我故乡
师:我爱老家的故居,我也爱我的故乡。
1)、出示: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师:这段文字你有什么不理解吗?
守望相助:一家遭遇困难,大家都来帮忙;一户拥有幸福,全村都来分享!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太阳上山,男人扛锄头出门干活,妇女在家洗衣做饭,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傍晚,夕阳西下,出外工作的,出门上学的都回来了,一家人围坐餐桌前,有说有笑,其乐融融!饭后还可以看看电视,聊聊天。这就是作者理想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师: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会有新的感觉。自由读读,指名个性朗读。(宁静、温馨、和谐、人心团结,世外桃源)
2)、师:是啊,所有的景,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给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有她说——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123
四、再读作者,升华主题
1、读到这儿,我们再来认识这位深深怀恋故乡的作者,(出示课件,音乐渐起)—— 谢冰莹,中国著名的女作家,湖南新化人,小时候在故乡度过金色的童年,后来常年漂泊在外,晚年定居美国。她曾下决心回国省亲,却遭到台湾当局的种种阻挠。她自1947年离开故土后,就永远没有踏上回乡的石板路。临终前,老人曾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请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祖国去”。
2、听到这儿,你一定有话想说,说吧!(板书:心系故园,家在中国)
3、师:故乡是一幅多彩的图画,一草一木总关情;故乡是一段难忘的回忆,点点滴滴都是爱;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位远在天涯的断肠人—— 谢冰莹,永远地记住她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永远地记住属于咱们每个人自己的故乡!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204.html
-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实录_《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实录详细阅读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执教: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梦轩一、复习导入。 1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自己的默写本上。(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_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 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
-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案详细阅读
[预习提示]:1. 认真读课文,划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组三个词语标在书上。认读二类字至少三遍。2. 再读课文,并识记会写田字格中的一类字(囚、锁、敞、躯、棺)。3. 三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词意(永生、地下的烈火、活棺材) 。4. 再读课文,能简单说出文章...
-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假如没有灰尘》详细阅读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_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详细阅读
《天火之谜》1 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2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知识广角一、把下面各字的拼音补充完整。m( ) y( ) ( )an l( ) ( )ui ( )e zh( ) h( )莓 殷 炫 峦 遂 澈 稚 凰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莓...
- 详细阅读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_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材简析 《黄河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诠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