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五年级上册_5、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第九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意图:教学要为学生服务,要以学为本,本课设计极大地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做到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教学过程上引导指路,顺学而教,在学生愤悱疑问时以提供出示背景材料等途径点拨;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运用巩固,关注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注意到通过创设情境、品味情感、引导想象等方法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充分、实在、有效。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泊船瓜洲》一诗大意。
2、通过联系背景材料、抓诗眼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到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3、在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中包含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品读诗眼“只”“又”,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课件或小黑板:诗人背景材料介绍; 王安石改字故事;王安石病逝材料;运用借景抒情写法的思乡诗句。
2、多媒体或录音机;一段描写春天的音乐。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一)谈话:自然界的景物,给我们带来各种想象和体会:
太阳,象征_________看见太阳,你的心情______
月亮,象征_________看见月亮,你的心情______
杨柳,象征_________杨柳带给一种我们感觉______
流水,象征_________流水让我们联想______
(二)小结:这就叫景中有情.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就运用这种有趣的现象来写诗,借各种景物,来抒发喜怒哀乐,寄寓了自己种种感情,非常含蓄动人。在今天的课文中,编辑叔叔阿姨们就给大家安排了这样的一首诗。
二、导入新课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的第一首诗——《泊船瓜洲》,看看这首诗里都描写了什么景物,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又包含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出示古诗。
三、初读古诗
(一)自读古诗:至少四遍,前两边读准字音,特别是多音字,想想该怎么读?后二遍读通诗句,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完后想大概的意思。
(二)自读反馈: 
1、认识多音字,点拨音义并随机解释题目。
2、指名读,评点读诗情况;引导按节奏读。
3、谈初步感受:整首诗大约是写什么?哪一句特别喜欢?
四、自解古诗。
(一)引导回顾:怎样去读懂古诗?遇到问题怎么办?
(二)小结提示:可以看文后注释,查资料和工具书;可以同桌讨论,举手提问;可以参考解释,弄懂意思,批写重要意思,注出不明白的地方。选择利用可能的方法充分研究。
(三)学生自学。
五、点拨提升
(一)初步理解第一句
1、自学反馈:你学懂什么?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师帮助?
2、画地形图: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地形图? 指名板画:水、京口、瓜洲、钟山
3、看图说意思。随机板书:一水  数山
(二)研读理解第一句:
1、指引提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让我们细细读,静心咀嚼,自己自读两遍,看看你注意到了哪个字?
2、品读理解:指名连续一小组同学品读,随机点评。
3、点拨深入:“钟山只隔数重山”,从一个“只”上,同学们能品味出什么?能咀嚼出什么?(实远似近)  为什么要写距离近? 钟山是作者的故乡,由此你又想到什么?
4、小结提升:家乡那么近,家乡就在不远处,看得出来,作者是想家,牵挂家乡,思念家乡了。板书: 思念家乡
(三)深入理解第一句:
1、提供背景: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离自己近?为什么要在这儿望故乡思故乡呢?导学王安石写此诗的背景资料。你注意到了哪些信息?划一划王安石此行目的和背景。
2、交流小结:正是带着这样的忧思和牵挂,诗人站在江边留恋地望着,望着。齐读一、二两句。123
过渡:作者他还望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学习第三句
1、自学反馈:哪些意思你弄明白了,或者有什么地方还不明白?
2、研读欣赏:说说“绿”字的意思,随机讨论“绿”字的妙处。(出示资料:王安石改字故事),
3、创设情境、想象欣赏:读着这样的句子,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利用老师诵读,多媒体配乐,生闭眼想象等方法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
4、学生说话,板书好词并让学生摘录在书上:
芳草萋萋 柳荫碧碧 生机盎然  柳暗花明 间关莺语
5、齐读小结:“绿”字给我们呈现了一片碧绿的河岸!(板书:绿岸) 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绿”字给人带来的想象,正是其他字所不能代替的。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这一改,使《泊船瓜洲》成了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句,难怪前面同学们一读,就喜欢上了呢。
6、研读字眼,品味情感:感受春天的同时,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写江南岸的这片景色?诗句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1)引导品读:以小组轮读等方式让学生带着思考低吟:春风又绿江南岸。
(2)引导想象:“又绿”,“又绿”一个“又”字里又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呢?
春风又能把江南两岸吹绿,而我呢?此时此刻作者在想……
7、小结过渡:由景及人,不由心生惆怅, 乡愁跟满眼翠绿的草木一起恣意生长,诗人情不自禁发出感叹: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学习最后一句
1、自学反馈:学生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板书:明月
2、质疑探究:有疑问吗?注意到什么景物?为什么要用明月?而不是太阳,杨柳,春风或其他?
3、小结提升:正是对团圆的渴望、正是带着淡淡的忧伤,作者向明月发问:明月何时照我还?让我们震撼! 这样的发问叫人揪心!这样的发问让我们为诗人那深切的乡愁感叹!板书:乡愁浓烈
4、体验欣赏:让我们走进诗人内心读出他的这种情感!谁能体验到作者的愁绪?让学生分男女生与老师对读,在声势的渲染中小组读,感受强烈的思乡情感。
五、总结提高:
(一)小结提升:
1、一道水,数重山 ;一片碧草,一个明月, 几种景物,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情意,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感同身受让我们回味无穷。喜欢这首绝句吗?让我们动情的齐读一遍!
2、质疑:对这首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3、补充王安石病逝材料。说感受。让我们无限感慨的齐读一遍!
4、背诗、默写。谁已经把这首诗深深记在了心里?
(二)学习写法:
1、一道水,数重山 ;一片碧草,一个明月, 几种景物,几多乡愁,诗人借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这种表达方法就叫借景抒情。你喜欢这种表达吗?
板书:借景,抒情
2、拓展练习: 借景抒情是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法,很多很多的诗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欣赏更多的古诗。下面是几句诗,作者都借景物抒发了思乡之情。你能找到诗人乡思的凭借之物吗?
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的《杂诗三首》: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的《送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六、课外作业:
(一)总结引导: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古诗,品味了思乡诗借景抒情的韵致,相信同学们会更爱古诗,会自觉在平时的生活中运用方法去关注古诗欣赏古诗。
(二)布置作业(选一题):123
1、收集3首以上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
2、收集3首运用借景抒情方法写的古诗,并划出景物注出诗中蕴涵的情感。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借景                       抒情
              一水  数山                 思念家乡
              绿岸  明月                 浓烈乡愁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19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