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描写了哪三件事]11、桂花雨(三教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或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响亮。
3、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见过雨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生读课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桂花雨是什么样的?
3、作者笔下的桂花雨是否和同学们想像的一样,赶紧打开课本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默读全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2)根据上下文,试着理解词语意思。
(3)读通课文,并能大致地讲讲课文写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左右  新鲜  感谢  尤其  吩咐  帮忙   
仔细  姿态  沉浸  即时  拣去  糕饼
①     指名读,正音。
②哪些词语你已经理解了?
③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④齐读。
3、质疑问难
(师介绍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日年生,浙江永嘉人,现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1949年到了台湾,曾在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来定居美国。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有30余种。)
4、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四、指导书写
同学们,在今天所学的词语中,有没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一下你的伙伴的?
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1、钢笔描红
2、硬笔习字册。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感悟
(一)精读感悟:体会“我”“摇桂花”时的心情
1、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
2、体会“摇花乐”。
(1)体会想摇花的急切。
请同学分别扮演“我”和母亲,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
(2)体会“摇桂花”的快乐。
①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②根据“铺”、“抱”、“摇”等动词,表演摇桂花的动作,体会“摇花乐”。
③抓住“喊”字,指导朗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学生可能有过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
    朗读要求:语速较快,读出兴奋和快乐。
 3、表情朗读,全班同学品评,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123456
 (二)精读感悟: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1、为什么“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2、为什么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仿照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的句式,让学生说一句话。
(如:“外地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3、指导朗读:语气舒缓,读出其中的怀念之情。
 (三)精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1、用“每到……,我就会想起……”说一句话。
 2、指导朗读。
要求:语速应该舒缓一些,以体现对童年、故乡的无限遐想和怀念。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板书设计:           11 桂花雨
我爱桂花
摇花乐怀念、热爱家乡
母亲爱桂花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2、体会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3、小练笔:学着作者的写法,试着写写自己小时候的难忘经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读好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小朋友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场面?
你能读好它吗?
指名读,并请学生来评一评。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二、体会作者情感
1、体会作者:琦君这辈子最喜欢写的便是故乡那些人和事。这里有一段话想读给大家听,这是在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烟愁》里的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在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在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听完这段话,再联系这篇课文你觉得琦君是个怎样的人?
   2、体会情感:我这还有个例子,琦君不仅对周围的人很好,她对家里的花花草草也特别关注,她知道自来水中的氯对兰花不好,便总是提前两三天把水晾好,再浇。而且每天用温布把兰花叶子上的灰尘擦去,她就是个这么有爱心的人。咱们学了这篇课文,你说让作者难以忘记的就只是那桂花雨吗?其实令作者真正难以忘却是什么?
   3、联系实际:回忆令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三、启发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布置作业:课后你们可以写一写童年的趣事,也可以看看有关琦君的其他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
11、 桂  花  雨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文中难点的句子,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童年的摇花乐,体会浓浓的思乡情。

难点:理解母亲那段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123456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你的童年生活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或者是难忘的事情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简单交流)

童年是有趣的,也有很多难忘的生活片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说的就是作者童年最难忘的(板书课题:桂花雨)

2、师:桂花你们见过吗?(出示桂花图片)说说你了解的桂花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美美地读一读。师可简介作者琦君以及她的一些作品及特点。在这桂子飘香的季节,让我们寻着桂花的香气,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吧。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读的要求:⑴、将课文读通顺、流利;⑵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让学生汇报自己读书中遇到的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句子,做小老师指导大家练)(指名分节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争取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教学生字,练习书写。

重点指导:拣  帮  尤 

四、学文第一节

⒈读了这一节,你了解了什么?

⒉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校园里的桂花树,想想它的姿态有什么特点?桂花的形状怎样?用一段话写出你眼里的桂花树,表达出你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桂花雨》这篇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通过课后的观察,同学们把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赏析部分优秀作品)

3、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对其形其味的观察中,还表现在哪里?(摇花乐)

二、体会“摇花乐”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花”乐的心情?画出来读一读。

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可通过“老是”“缠”的理解,运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练习朗读好这一句。)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觉得用力摇桂花树一定很好玩。所以是“使劲”地摇)。

3、桂花纷纷落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什么?漫天桂花飘落,我们在桂花的海洋)(出示flash)看,这就是纷纷落下,这就是满头满身,谁来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沉浸在桂花雨中的我和母亲)
 4、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我喜欢桂花雨的香味。)(真的下雨吗?下的是桂花。)假如当时你站在作者身边,你也会这样喊吗? 桂花雨真美,摇桂花真乐,老师也想读。(配乐范读)谁来评评老师读得怎样。让我们一起来再现摇花乐的情景。(集体读)

5、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体会出一份如桂花香般悠远的思乡情。)

师:童年生活里那场纷纷飘扬的桂花雨,那阵阵飘逸的桂子芬芳,化作一份思乡情,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

三、感受“思乡情”

1、故乡的桂花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对于母亲来说是怎样的感受呢?母亲是怎样说的?找出来读一读。

2、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123456

3、交流重点

 (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第四节)
(因为大家都用桂花来做糕点,而桂花是母亲分给乡亲们的。)(这是一种分享的喜悦。)谁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
这里是不是可以穿插原作品中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呢?母亲每天都摇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因为母亲担心桂花被台风打落,没有办法送给乡亲们。)(母亲想的是谁?)这就是乡情。我们分角色再现一下这个情景。
(3)可是母亲一看天上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因为,母亲不希望桂花被台风吹落。)(如果刚才是担心,那么这里应该是“紧张”。)[浓浓的乡情飘满了整个村子]

(4)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这一部分展现了一家团聚时其乐融融的情景,一份浓浓的亲情也是故乡难忘的回忆)

师:故乡的桂花雨,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师小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让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四、拓展阅读

  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散文集〈桂花雨〉,希望大家能从中对作者有更深的了解。

课前思考:
《桂花雨》这是一篇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实现自主、合作、高效地阅读。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

授后小记
    桂花雨的第一课时我是让同学们回忆童年趣事导入的.目的是能让同学们对课文中作者的童年生活有兴趣,可以让他们产生探究文章的欲望.不过我在这边花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下次我会注意.今天我还首次使用了课件,虽然做的不好,但也算一次尝试.我用多媒体放映桂花的图片给大家看,再结合了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了下对桂花的了解,以激发学生们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教学生字方面我可能总是单一模式,以后会尽量改进.张老师指导我第一课时还是生字和朗读为主,朗读这一块我日后还有待加强,而且不光是读了就过了,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同学们通过反复的朗读来感悟课文,体会文章的真谛.对小学生来讲,一味的问答并不能让他们了解课文,即使问题明白了,也是暂时性的,还是要通过不断阅读才是学习文章的最好办法啊.123456

教前思考:
本文的教学主要流程:
一、读题解题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评价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质量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学这一环节
三、精读课文,解决几个重要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与强化
1、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2、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11 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桂花雨》教案
1、  板书:雨,你知道哪些带有雨的词语?(学生讨论)
2、  那么你们见过这样的雨吗?(板书:桂花)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很美的课文,台湾的现代女作家写的:桂花雨。介绍作者:。
4、  看了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5、  要想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6、  学生再次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者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7、  同学们读的都很投入,只有投入了才能有所收获。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讨论,老师引导到“摇桂花”这个章节)
8、 是的,这也是作者印象最深的童年趣事。出示句子: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9、  “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享受那落英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10、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摇桂花”这段文字。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时候的欢乐。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对话:“摇桂花”对我来说可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学生点评读的好不好?指点抓住“缠”来读好这句话,然后分角色朗读。从哪些地方你能感受到摇桂花的快乐?抓住一系列动词来体会小作者的快乐。最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是哪一句?(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123456
11、你知道乐的原因是什么吗?
12、  再读这段话,画出描写作者摇桂花的有关语句,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13、  播放课件。
14、  同学们,桂花摇落时的情景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出示语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香在哪里?联系前文的句子读读。
15、想象一下桂花雨和春雨的感觉。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6、指导朗读: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7、  读课文中描写爸爸妈妈的语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8、  出示母亲的话,交流妈妈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19、  再次出示最后一句讨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20、  交流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21、  老师朗诵一首《乡愁》出示这首诗: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听课感受
    今天张老师连上两节课将桂花雨完成.从质疑课题导入,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学课文.课堂上张老师让同学们将课文分层,再了解每层的大意.之后又细细分析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与同学们一起将整篇文章疏通.然后再用多媒体放映一些比较重要的句子,让学生们认真品读,感受句子中透出的作者的心情.张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句子补充题,让同学们填出后半句.主要也是让他们模仿书中的句子,仿写.可能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度,因此回答的不是特别好,可能是因为没有亲身体会过的缘故,所以说起来有点空.第二节课的时候,张老师主要是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书中的那首小诗,注意朗读时的感情还有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又和同学们探讨了本篇课文最重要的地方,那就是不光要读懂作者对桂花的热爱和对童年回忆的怀念,更要体会到作者和他母亲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我先让学生读,从读懂的地方入手,因势利导,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1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