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乐乐课堂]《泊船瓜洲》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4-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刚刚才听说你们认识我啊?是这样吗?
生:是,您在我们二年级的时候给我们上过《葡萄沟》。
师:(惊喜的)是吗?真是太好了!转眼都过了4年了,你们都长这么大了。那你们觉得老师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但不敢大胆说。
师:既然如此,我想我们就是老朋友了,大家应该不会再感到陌生了吧!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吧,好吗?
生:好!
课堂教学:
师:前两天大家学习了《梅花魂》一课,其中有这样两句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会背吗?
生:会!(生齐背两句古诗)
师: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你们能背这首诗吗?
生:(小声)不会。
师教读两遍古诗,要求学生课后背诵。
师:在这首古诗中诗人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关于思念家乡的,请大家齐读题目。
生齐读课题《泊船瓜洲》。
师:请大家注意在题目中有一个多音字,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生:是“泊”字,在这里读bó,停泊的“泊”;它还有一个读音,读pō,湖泊的“泊”。
师:太好了,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读音,那就请大家给两个音组上词语再读一读吧!
生读多音字。
师:哪位同学知道“泊”字的意思?
生:停泊、停靠的意思。
师:很好,那你能给大家说说“泊船瓜洲”的意思吗?
生:有点困难。
师:那好,你坐下继续思考。有别的同学能说说吗?
生:应该是把船停在瓜洲的意思吧?
师:非常好,语气再肯定一些,把意思再说一遍。
生:(语气坚定)把船停泊在瓜洲。
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你能根据题目在图上标出“瓜洲”吗?
生迅速在图上标了出来。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有同学对他了解吗,起来为大家介绍介绍。
生拿出了工具书,但介绍的声音太小。
师:那老师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请大家自由轻声的读,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读,练习把字音读准,把诗读熟。
师:我现在想请两位同学起来读一读,但是这两位同学需要很有勇气,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读,非常容易把字读错,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困难呢?
生反而举手的非常多。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敢于面对困难,那就请这位男生来读吧!
(学生都看着老师,那个学生也没有动。老师询问怎么了,有学生告诉老师那是一个女孩子。)
师:是吗?那非常抱歉,你能原谅老师吗?还是请你来读好吗?
生大方的点点头,大声地朗读了古诗。
师:原来真的是一个女生,而且是一个声音好听又很大方的女生,请坐。再请两位同学起来读一读。
又抽了两名学生朗读诗歌。(发现学生普遍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
师:读得非常好,虽然这首诗歌当中有好几个多音字,但同学们都掌握了按照词语或句子环境给多音字选择读音的方法。但是希望大家在朗读的时候注意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黑板上对多音字的注音练习读流利,注意诗歌的节奏,要是能读出感情来就太好了。开始吧!123
(生再次按照老师的要求联系朗读诗歌,有的读给同桌听)
指名两名学生朗读,有了很大的进步。
师: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可以吗?
生:可以。
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生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愿意像老师这样读吗?
生:(热烈的)愿意!
师:那就请你们好好读给你的同桌听吧 ,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有感情地朗读。
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有的同学都会背了吧?先自己试一试看会不会背。(学生练习背诵)有哪位同学敢于第一个背给大家听呢?
几个勇敢的孩子举起了手,指名一位男同学背诵。
师:真是个勇敢而能干的小伙子,我想会背的肯定不止这几个同学,会背的同学自己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请一个同学起个头,注意节奏。
生很好的背诵了诗歌。
师:果然会背了,那刚才没有站起来的同学现在也加入进来一起试一试好吗?
全班起立一起背诵诗歌。
师:我们学习古诗,不但要会读会背,还要能理解诗句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课文注释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试着理解诗句意思,有困难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想老师请教。
(生独立或合作理解诗句意思,师巡视指导)
师:看来大家理解得差不多了,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生:我知道这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河。
师:这条河叫什么名字?
生:长江。
师:很好,把你刚才的句子再说一遍,说得具体一点。
生: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师:很准确,“间”的意思是什么?
生:间隔、隔开。
师:老师建议大家把它写下来,要学会做笔记。哪位同学来说说第二句的意思呢?
生:钟山也只隔了几座山而已。
师:你能说明白钟山和哪里只隔了几座山吗?
生:瓜洲。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不对,我认为应该是钟山隔京口只有几座山,诗人是在向京口方向望,而且钟山是作者的家乡,他想看到家乡。
师:说得太好了,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那我们把一二两句连起来说一说吧: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和京口也只隔了几座山而已。学了这两句之后,请大家找一找有哪几个地名,把它圈出来,并标在旁边的插图上,标好后同桌互相看一看。
学生标注京口、瓜洲、钟山几个地名,师用简笔画表示。
师:学了这两句我们知道诗人这首诗是在什么地方写的?
生:瓜洲。
师:是啊,家乡近在咫尺,但为了自己的事业却不能回去,不知不觉春天又来了,哪为位同学能说说后面两句的意思?
生:后面两句的意思是“春风又把长江两岸变绿了,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到家乡?”
师:理解得很好,只是注意其中有一个字,传说诗人在写的时候曾做了九次改动,你们能猜到是哪个字吗?
生:是“绿”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资料书上知道的。
师:看来预习对我们很有帮助啊,是的,就是这个字。我想请同学们猜一猜王安石可能用过哪些字?
生猜想,师板书。(到、吹、来、回、拂、过)
师:据史料记载,可以确定作者曾经用过“到、过、入、满”。我们今天也有同学想到了“到”和“过”,看来也得了一些诗人的精髓了。诗人最后定稿时用了今天的“绿”字,实际上是把一个名词用作了一个动词,在这里要理解为“吹绿”,请大家写一下,并且思考,用这个绿字有什么妙处?可以交流。123
生:这个“绿”字让我们知道春天来了。
师:前面的“春风”我们也能知道春天来了呀。
生:这个“绿”字不仅让我们知道春天来了,还知道春风一吹,大地慢慢变成了绿色,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使我们觉得江南更美了。
师:太了不起了,体会得非常深刻。在春风的轻拂下,江南仿佛一夜之间批上了一层新绿,到处都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分外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那我们从哪个字看出了作者的想回去?
生:“还”字。
师:一个“还”字表现出了诗人想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他能回去吗?
生:不能。
师:想“还”却不能“还”,诗人感到了分外的孤独和惆怅,隔江举目眺望,不觉已是皓月初上,想象出了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现在请全班同学起立,把自己当成那位站在江畔遥望明月,深深思念家乡的诗人一起吟诵《泊船瓜洲》。
生起立一起吟颂《泊船瓜洲》。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思乡的古诗,其实以前也学过一些,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背一背。
生回忆并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枫桥夜泊》、《静夜思》等。
师:我们在这首诗中了解了“绿”字的巧妙的用法,其实像这样追求用词精准的故事还有很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字要大家来选择一下(师出示小黑板: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
生思考,交流。师讲关于“推敲”的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词准确的意识。
师:希望同学们下来后练习默写这首古诗,同时收集更多王安石的作品读一读,背一背。
(下课铃响)
师: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了,大家都非常的用心,辛苦你们了,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885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