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一等奖|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蝙蝠和雷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六册教材中的一篇科学短文。它既没有《穷人》一课的细腻情感,也没有《草原》一课的无限风光。如何利用课文本身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阅读、学会说话、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将枯燥无味的说明文教学变成内容丰富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是本课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
一、创设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一上课,我是这样导入的:“现在咱们开个小小的招聘会,这里有两积职业供大家选择,一种是记者,一种是科研工作者。愿意应聘记者的同学站起来,请到左边来。愿意应聘科研工作者的同学起立,请到右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就坐。”
把学生分成记者和科研工作者,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
二、自学交流,促进主动发展
⒈个人自学
师:昨天我们已经初步读了课文,知道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就这件事记者要设计问题采访科学家,科研工作者要准确地条理地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我们先自学课文,记者朋友们把你要提的问题罗列在纸上,科研工作者要把你研究的过程按要点罗列到纸上。老师愿当好你们的参谋,随叫随到,开始吧!
这样,自学的过程成为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准备过程中,经历了阅读——思考——文字提炼的过程,完成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⒉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小组交流时气氛很热烈,有的小组整理问题的类型,有的小组比较哪个问法更恰当,有的小组配合画图,有的小组整合语言,他们各抒己见,积极探究。教师巡回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为学生创新、争论创设了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
⒊交流探究
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全班展开生与生、生与师的交流。招待会上,“记者”问题泼辣,“科学家”回答风趣。学生的理解、表达、情感、价值观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得到发展、提升。下面是部分教学片断:
记者:蝙蝠是怎么探路的?科学家做了……
师:(打断学生提问)咱们问一个答一个,好吗?
科学家:我来回答,老师,我用画图的方法解答行吗?
师:可以呀!请上台。
科学家:(王睿一)(在黑板上边画图边讲解)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蝙蝠              
科学家:(丁宁)我画的图比他简洁明了。
师:好,上来画画。
科学家:
     嘴         障
 蝙蝠            碍
     耳朵        物
科学家:(李东昌)王睿一表达得不具体,应该是蝙蝠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叫超声波,人的耳朵听不见,蝙蝠的耳朵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12
……
记者: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能谈谈吗?
科学家:雷达是依照蝙蝠发明的。
师:别的组有不同意见吗?不能光说蝙蝠,也不能光说雷达,应该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老师这里有一组练习,请同学们连线。
  装雷达的夜航飞机      蝙蝠的嘴
  雷达的天线         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无线电波          夜间飞行的蝙蝠
  荧光屏           蝙蝠的耳朵
师:(走到没举过手的刘洋跟前,摸摸他的头)你来试试?
刘洋:装雷达的夜航飞机相当于夜间飞行的蝙蝠。
师:答的很好嘛,要相信自己。
科学家:(代斌急着举手)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师:很好,这样就把蝙蝠和雷达的关系表达清楚了。
……
记者:既然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蝙蝠长的眼睛有什么用呢?
科学家:起装饰作用。
科学家:我觉得可能是退化了。
科学家:是退化了,我从书上看过资料,蝙蝠过去是在白天活动的,用眼睛探路,但常常受到侵犯,它就改成夜间活动,慢慢的眼睛就退化了。
师:你爱读书,知识丰富,同学们一定要向郭宇学习。关于蝙蝠眼睛的问题,我们下去再继续探索。
(教师顺便拿起郭宇桌子上的一本百科全书)欢迎同学们读读这本书。
……
三、拓展练习,培养创新精神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创造发明也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你现在最想发明什么?”这一拓展练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同时,激起了学生创造的欲望。
这样设计,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气氛。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978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