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两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五、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附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123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第二课时
  一、引入
    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
  二、学习古诗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
     (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以致用。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让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要注意进行“用我口说我心”的训练。)
    (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协商合作,谈各自的感受,如:可以每人讲一句,也可以一人讲,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要适时加入学生的学习研讨,巡视指导,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
    (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如,可以这样预设:
      (前两句讲: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足了丰盛的饭菜。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后两句写诗人的感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前面无路时,忽然柳绿花红又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吗?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三、品读欣赏,感悟道理
   1、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对农家款待客人的丰厚和热情,历久不忘。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收获、见解,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争辩,这样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潮,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感悟写法
    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让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影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而诗人的风格也如诗人描绘的对象一样朴实纯真。学习时要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
  五、巩固练习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12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作业
    创作一首赞美家乡的诗。
  附: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议论)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9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