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_《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爬山虎的脚》是本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课文的专题“观察与发现”,要求学生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还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这一专题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特点。观察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观察细致,表达才会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文章才能突出重点。《爬山虎的脚》一文的观察和表达顺序是先叶子,后“脚”,观察和表达的重点是“脚” 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本设计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先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脚的特点及其巴住墙往上爬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观察和表达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从课题上看,中心词是什么?(脚)这一课的重点应该讲谁的脚?(爬山虎的脚)
  3、激发学习兴趣。
  当我们刚看到课文的题目时,你也许会问:爬山虎是什么动物?它的脚长得怎么样?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那么,爬山虎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沿着墙往上爬的呢?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明白这些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抽读,齐读。
  3、抽生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
  过渡:课文是怎样把爬山虎的每一个方面写具体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三、研读课文,学习新知
  (一)集体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两句话。第一句讲学校里有爬山虎,第二句讲我家里也有爬山虎。)
  2、两句话中都有一个“墙”字,说明什么?(说明爬山虎无论长在哪里都离不开墙,是顺着墙往上爬的植物。)
  3、想一想,第1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板书:生长墙边)
  (二)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什么?(板书:叶子)
  2、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板书:绿得新鲜铺得均匀)
  3、(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用图引导学生认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同学们,这就是爬山虎的叶子。从形状看,叶子由小到大;从颜色看,由“嫩红”到“嫩绿”,这个变化很快,仅仅是几天。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均匀地铺在墙上,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波纹”本来是指水的波纹,这里用来说叶子,是因为爬山虎的叶子均匀地铺在墙上,一阵风轻轻吹过,满墙的绿叶动起来就像绿色的水波一样好看。123
  4、讨论:为什么说“叶子绿得那么新鲜”?一是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很醒目,不同一般;二是充足的阳光和营养使叶子生长旺盛,呈现生机。因此看起来非常舒服,这是写颜色美。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爬山虎的叶子好看,读出美感。
  过渡:课文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爬山虎的生长地点是墙边,爬山虎的叶子很绿,而且非常均匀,看起来非常好看。那么,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怎样沿着墙往上爬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3-5自然段,从中去找答案。
  (三)合作探究学习第3-5自然段。
  1、(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①作者在写爬山虎的脚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②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形状、颜色的词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③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进行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完善板书,并相机引导:
  (1)(多媒体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的彩图,学生图文结合,进一步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2)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些内容?(第3自然段)
  (3)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板书:脚 位置 形状 颜色 爬墙 变化 细丝 像……触角 嫩红)
  4、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1)在学生充分地读文、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动画演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让学生边观察边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2)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描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
  (3)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 变巴 拉 贴
  (4)理解句子:“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①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弯”?
  引导学生明白:“弯”“拉”“紧”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②为什么不用“一步一步”往上爬,而用“一脚一脚”往上爬?
  引导学生明白:因为爬山虎不像动物用脚交替行走,而是用脚巴住墙,然后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不断地长出新脚,不断地往高处爬。因此,在课文里用“一脚一脚”往上爬。
  (5)请大家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自读、抽读、齐读)
  (6)请同学们用“触、变、巴、拉、贴”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说一说爬山虎的脚怎样爬墙。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样爬墙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自学第5自然段,找出答案。
  5、自主探究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的变化。
  板书:变化 萎了 灰色
  (2)讨论:爬山虎的脚与墙是怎样的关系?
  (3)朗读第5自然段。
    四、总结提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什么?
  2、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学到了这么多有关爬山虎的知识呢?123
  引导学生明白: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此,作者进行了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作者细心观察,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等等。由于作者连续观察,所以才会发现原先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才会发现“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发现没有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3、课堂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
  填空:爬山虎的脚( )着墙以后,( )住墙,把嫩茎( )一把,使茎紧( )在墙上,就这样,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 ),把叶子铺得很均匀。
    五、(多媒体课件)观看爬山虎的录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作业:小练笔,写一则观察日记
  要求: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99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