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_爬山虎的脚·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8-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设计爬山虎的画(隐去它的脚),也可制作演示的课件。布置学生课余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完第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由学生自由汇报)。
  1.生字中应注意读音的字有:“拂”读f*,不能读成f$。多音字“曲”在这里读“q&”。“茎”、“柄”都是后鼻韵母。
  2.应注意正确书写的字有:隙、漾、茎、逐、瞧。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4.将预习中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讨论。着重讨论“空隙、漾、均匀、重叠、蛟龙、蜗牛、休想”等词语。
  5.预习中还遇到哪些问题?(有些问题同学之间当时能解决就解决,有些可放在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读课文,想想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爬山虎的?(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等。)
  2.理清文章脉络。(第一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和样子;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爬山虎脚的特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共两句话,第一句讲学校里的爬山虎,第二句讲家里的爬山虎。)
  3.这段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爬山虎的特点?(爬)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插图,重点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叶子的美来。
  5.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观察实物(或挂图),默读课文,进一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用自己的话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2.屏幕(或黑板)显示描写爬山虎脚的话,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3.让全班学生选择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出爬山虎的脚。
  4.按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12
  5.熟读,指导背诵。
  6.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详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触 巴 拉 贴
  3.在四人学习小组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理解“变”与“弯”与“贴”的因果关系。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才把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的生长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教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刚才同学的演示。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必须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看电脑演示爬山虎正面爬墙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6)熟读课文,试着将这一自然段背下来。
  7.小结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归纳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  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
  1.学生归纳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第三、四、五这几个自然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了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听写词语。
  六、拓展作业。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细心观察一种植物,将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3.实地观察爬山虎(如有条件),了解爬山虎的其他特点。
  4.思考人类有哪些方面模仿了爬山虎的脚攀爬的原理;或我们人类在哪些方面可以模仿爬山虎攀爬的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79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