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_《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过程勾勒】
一、初读课文,出示词语,重点指导学生读正确。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多音字“尽”“差”,采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故障”、“环顾”、“居然”。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毕竟”、“应该”体会“我”用于承担责任的可贵的诚实品质。
三、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从“便”再次体会“我”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以代写字条的形式指导学生写留言条,并在对话中体会“我”对小红车主的信任。
四、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的类似的行为和想法。在朗读有关诚信名言中再次感受诚实与信任的重要。
【片段回放】
师:课后练习中有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做题目”,其实,文中有一句话就概括的告诉我们了。略读课文,找到这句话。
(生浏览课文,找句子。指名读句子)。
师:这是谁对谁说的?
生:这是小红车主对“我”说的。
师:“我”做了什么事,让这位小红车主人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一-三自然段。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把有关的词语或句子用——画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
生:一天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师:是的,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生:这辆车的车头超出了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师:对,小红车违反了交通规则。
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认为这起交通事故应该谁来负责?
生:小红车主负责,因为他的车超出了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师:可是,作者却认为——
生: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出示句子)
师:“毕竟”是什么意思?
生:到底
生:终归
师:“应该”呢?
生:应当
师:是理所当然的,能推卸吗?
师:读到这儿,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他非常勇敢。
师:你说的真对!“我”勇敢的做了什么?
生:他说“责任应该在我”。
师:这就叫——勇于承担责任。(板书)
师:带着敬佩之情,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发生了撞碎反光镜的意外,“我”没有埋怨天气的恶劣,没有责怪小红车违章停车,而是——勇于承担责任,这就是——诚实(在两字下标注△,生齐读)。因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指读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了一些关键的词语体会到了作者勇于承担责任的可贵品质
(出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
师:“环顾四周”想干什么?
生:找小红车主。
师:没有找到人怎么办?
生: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
师:你能把“便”换一个词吗?
生:于是。
生:就。
师:老师想换成“立即”,好不好?“立即”说明什么?123
生:什么都没想,就写字条了。
师:这就是毫不犹豫。
师:在发生事故后,“我”没有抱怨天气,没有责怪小红车主人,而是毫不犹豫地留下字条,这就是伟大的品质——指着课题,生齐读:诚实。这种诚实就表现在——指着板书,生齐读:勇于承担责任。因为,他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指着课题,生齐读。
师:现在,请你代作者写一张字条,怎么写呢?
(原计划安排学生写话,然后指名读一读的,因为时间关系,改为直接口述。)
生:你好……
师:对谁说的,要加上称呼。
生:小红车主人,你好。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撞碎了,对不起。
师:首先表示歉意。
生:我叫(用我自己的名字吗?教师示意)xxx,我家的电话是0511-12345678(学生说的是真实的电话)。请你和我联系。
师:和我联系干什么?
生:我把修反光镜的钱给你。
师:请问先生,你这样把这么重要的信息告诉一个陌生人,你不担心他会为难你吗?
生:不担心。
师:为什么?
生:……
(连续问了两名学生,都说不出)
师:看来,我们都认为没有为什么,就是不担心。这是一种直觉。这种不担心就是对小红车主人的——在课题“信任”下标注红色的○,生齐读。
师:“我” 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可贵的品质——诚实(生齐读),我主动留下姓名、电话,给陌生人无比的——信任(生齐读)。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和别人发生冲突,或者自己犯了错,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生:……
【教者感言】
我们都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是,我却发现不少教师围绕“人文”组织教学,在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只关注如何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而感悟语言、探究语言的过程仓促肤浅,语言文字训练得不到落实;只注重挖掘课文有关资源的情感因素,离开语言文字空谈人文性,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却没有最终使学生回归语言。很多时候,语文课成了品德课。因此,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可以说,“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人文内涵”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语文教师要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建立一个支点,让两者和谐统一,从语言出发,感悟人文内涵,再回归语言,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情感思想的体验、感悟契合得天衣无缝,让我们的孩子“言意兼备”。
语言文字正是作者锤炼语言的艺术匠心的体现之处和作者感情最饱满之处,品析感悟活动就是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就是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凭借字、词、句来表达的,一字之差,意义也往往相去甚远。因此对作者语言运用的经典之处应该指导学生细细地咀嚼一番,体会到这些文字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只有这样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才能完整深入,对语言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内化”,自己运用语言时才能谈得上得心应手。123
关于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基于这些认识,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地位在以下几点:(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导“诚”的书写),联系生活或课文语境理解“故障”、“环顾”、“居然”等意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关键字词所表达的特定情意。(2)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发现事故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以及对陌生人的信任,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城市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4)借助课文的空白处,进行小练笔——写留言条。针对4个目标,我将教学设计如下:(1)自读课文后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学生读准10个生字的读音,认读词语;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读准多音字“尽”、“差”,理解“故障”、“环顾”、“居然”等词语;(2)默读第1、2自然段,分析事故的原因,抓住“毕竟”、“应该”两词,体会“我”勇于承担责任的可贵品质,认识到这就是诚实的表现,揭示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与信任”。(3)学习第3自然段,抓住“便”再次体会“我” 勇于承担责任的可贵品质。并创设“代‘我’写字条”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字条的内容写具体,并做到格式正确、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歉意等。(4)师生对话:先生,你把这么重要的信息留给一个陌生人,不担心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我”这样做就是对小红车主的信任。“我”心中就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与信任”。(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和别人发生矛盾或犯错后的想法、做法,在朗读有关诚信的名言中结束全课。
通过这些教学,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与信任”,也体会到勇于承担责任就是一种诚实。学生也能从中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情感,体会文本的内涵,一些看似平凡的词实际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想,语文课就应该扎扎实实,做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工作,做好语文能力的提高工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34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