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通过重要段落,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齐读课题。
2. 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
出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长年累月
                   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
你能选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吗?
    3.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近李时珍。
二、精读感悟,走近李时珍
出示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预设:从山风呼啸、猫头鹰尖叫感觉阴森森的,叫人恐怖、害怕甚至毛骨悚然。  
师:再读一读,读出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
  同学们的朗读确实制造出了阴森恐怖的气氛。是的,如果我们一个人在荒郊野外的古寺里,唯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由山风呼啸和猫头鹰尖叫所带来的恐怖气氛。但是,彼时,却有一个人的心似“一轮明月”,他是谁?这时他在哪呢?在古寺。
那么李时珍究竟住的是什么样的古寺呢?清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古寺的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哪个词最能反映古寺的特点?【破败】
出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2. 交流。
古寺破败到什么样子?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
  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还可引导与家对比,没有温暖的床铺、可口的饭菜、完好的桌椅……)(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把体现"脏"的地方都读出来。你再试试)
  (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灰蒙蒙的蜘蛛网)
  (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住",就是看一眼,都觉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读。)
  同学们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我们一起读。
品析察访过程的艰辛
1. 李时珍师徒俩是在什么情况下住进这座破败的古寺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到3自然段。
2. 交流。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他们是偶尔遇到这样的情况呢,还是经常?(经常)你从哪看出来的?
(第一自然段)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这八个字,概括了李时珍和弟子的这一路艰辛。住的地方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就这样的一座破败的古寺。那么饿了他们吃什么?渴了他们喝什么?123
出示: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想一想:这里为什么要用“啃”不用“吃”或“咬”呢?
师:“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
  生:咬
  生:用力咬
  生:放在磨牙上咬
  师:你们能做个动作吗?
  生:模仿“啃”的动作
  师:看出来你们咬的时候很费力,你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
  生:骨头、鸡腿、甘蔗……
  师:李时珍啃的是什么?
  生:干粮
  师: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
  生: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
  师:粮食放时间长了,说明了什么?
  生: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
  师:对啊,李时珍都五十多岁了,还长年在外奔波,生活条件如此差,饿了就啃些干粮,就是这样,李时珍觉得苦吗?从哪儿看出他不怕苦?
【抓住“笑着”引导】他的这种不怕苦的精神有没有感染徒弟庞宪?庞宪是怎么说的?
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板书:甘愿吃苦   万民得福】
齐读。
修订《本草纲目》是为了谁?为了老百姓,李时珍甘愿吃苦,为的是万民得福。
体会冒险尝草的精神
1. 喝完泉水,啃完干粮,奔波劳累了一天的李时珍师徒并没有休息,此时他们又在忙些什么呢?自读8——13自然段,画一画李时珍记录了些什么?
2. 交流。
出示: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指名读。
虽然寥寥几行却字字有来历,字字有学问。为了区分鸡肠草和鹅肠草,李时珍是怎么做的?
出示: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端详,是什么意思?嚼嚼,嚼药草有危险吗?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3. 其实这并不是李时珍第一次这么做,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段资料。
出示:
有一次,李时珍拿着“山茄子”回到家,搞清了这种草药的学名是“蔓陀罗”。为了解它的药效,李时珍把蔓陀罗泡到了酒里。酒泡好了,李时珍把家人和徒弟找来,嘱咐了他们几句话,就喝了许多药酒,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
过了好长时间,李时珍还没醒过来,家人和徒弟赶忙端来事先准备好的绿豆甘草汤,灌到他嘴里,没多大功夫,李时珍醒了过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当家人和弟子埋怨他太冒险时,李时珍笑着说:“不亲自尝尝,怎么断定它的药效呢?”说完,赶忙记录下蔓陀罗的作用、功效以及反应过程等。
4. 为了获得准确的信息,李时珍屡屡以身试药,由此可以看出李时珍的工作是非常严谨认真的。
【板书:严谨认真】
出示:鸡肠草 饿肠草 图片 药效
感受李时珍严谨认真的作风。
三、升华情感
1. 引读(第13自然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风已凉,夜已深,李时珍仍在月下修订《本草纲目》。此时我们仿佛又听到了李时珍说的话。123
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四、作业
学了本课后,你一定对李时珍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请你给李时珍写一段心里话。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甘愿受苦
                                               万民得福
严谨认真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33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