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孕育精神_想象孕育精神——《开天辟地》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开天辟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赞美了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关键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会背诵课文的6.7.8自然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2). 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盘古怎样开天辟地?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 教具准备: 歌曲《天地之间的歌》、动画、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 1.师生共同欣赏歌曲《天地之间的歌》。 2.师:是啊!从地到天,从天到地,万事万物多么神奇;从地到天,从天到地,天上地下多么壮观!其实,关于天地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天地是怎样形成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板书课题) 二、质疑课题: 1.齐读课题。(读出气势来) 2.看课题提问:(1)、谁开天辟地?(2)、为什么开天辟地? (3)、怎样开天辟地?(4)、结果怎样? 师:让我们把这些问题串起来,提着它一起走进课文。 三、品析交流 : 1、谁开天辟地?(盘古)。 2、为什么开天辟地?也就是说刚开始时天和地是什么样子的? 指生读,结合“混沌一团”去理解,让学生想象当时天地合一、宇宙黑暗的情景。 3、怎样开天辟地?(教师引导盘古先把天地分开,再用身体支撑。) (1)、开辟天地的过程:课件出示:“大神见旁边……‘大鸡蛋’破碎了。” 指导学生抓住“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体会盘古的神力和艰难。既而抓住三组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沉”来体会天地的不同。 (2)、支撑的过程:教师引读天每天——,地每天——,盘古的身体也跟着——,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的——,地变的——,盘古的身体也——。(据说盘古的身体有九万里长。师用一层楼约3米的高度计算出盘古的身体有30000层楼那么高。)一个——的巨人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巍峨) (3)观看动画。(再次体会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4、结果怎样?(他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世间万物。) (1)、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 (2)、抓住盘古身体的九个部位:气、声音、左眼、右眼、肌肉、血液、筋脉、皮肤、汗水、指小组说,教师指导读。 (3)、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5、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6、让学生带着怀念的心情,带着感激的心情读,带着赞美的心情读最后一段话。 四、探究: 1、神话故事是真实的故事吗? 2、古人为什么要编出这样的故事呢? 师: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对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非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它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伟大精神的歌颂。神不存在,但精神我们应该拥有。天地之间,人最伟大,让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吧! 五、语文实践: 1、把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讲给他人听。12
  2、课外搜集一些有趣的神话故事,班级召开一次神话故事会。

教学反思
  《开天辟地》这篇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它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为把这美好的瞬间定格在学生美好的童年记忆中,我曾反复思考着我的课堂教学: 一、创设意境营造美。 一曲快乐的《天地之间的歌》,几幅清新活泼的画面,学生充分感受到天地之间是多么神奇!多么壮观!教师一句巧妙的过渡:“其实呀,关于天地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呢!”把学生的思维就牵到了《开天辟地》上。 二、质疑课题寻求美。 只有思考的学生才是最会学习的学生。在有气势地齐读课题后,我让学生质疑课题,此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1)“老师,谁开天辟地?”(2)“为什么要开天辟地?”(3)“怎样开天辟地?”(4)“结果怎样?”我随即表扬同学们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提着它一起走进课文。 三、师生合作感受美。 怎样开天辟地和结果怎样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怎样突破呢?我采用教师声情并茂地渲染气氛和学生的感知交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劈”、“凿”动作的演示,让学生想象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以及创造崭新世界的决心;通过三组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沉”的对比,让学生想象出天地的不同;通过引读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据说盘古的身体有九万里长。课堂上我用楼房的高度:一层约三米,相当三万层楼房那么高)让学生想象一个巍峨的巨人形象;最后通过播放动画学生清晰地感受到盘古是怎样把天地分开的。盘古化生世间万物是课后要求背诵部分。我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自由读、指小组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师读学生闭眼想象,当学生睁开眼睛时,看到了一幅美丽的世间图,也就是说盘古他把自己的身体化成美好的世间。学生从中真切体会到一种伟大的献身精神。 四、拓展探究寻求美。 《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但我不想就故事讲故事。现在不是讲究“大语文观”吗?因而在欣赏完“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神话图片后,我让学生探究:(1)、神话故事是真实的故事吗?(2)、古人为什么要编出这样的故事呢?通过探究学生终于明白: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故事,那是古人对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创造出具有非凡能力的“神”。但它表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伟大精神的歌颂。“神”不存在,但“精神”我们应该拥有。其实真实的天地是是由星体组合成的。 课结束后,有位老师提议:是否可以把后面的几幅神话图片作为导入?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好几遍,但我还是不想就课文讲课文,我想让学生的思维扩展开来。还请大家探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21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