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2-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是否曾想过,这天和地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们已经想过了,并由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这其中最精彩的一个。(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2、齐读课题2遍。
3、大家知道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吗?(宇宙的开始)
4、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老师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四个主要问题:为什么?谁?怎样?之后的情况?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词,并给每段标上序号。
2、检查字音
混沌合拢纵横交错三山五岳冉冉上升缓缓下沉精疲力竭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2、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第一个问题)答案在哪里?(引入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1)、传说?什么是“传说”?传说的事是真的吗?(解释“传说”的意思,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猜测编出来的故事)
(2)、读了这一段,你读懂了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了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从中中总结出开天辟地前的情况——“混沌一团”)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大地混沌一团,那是谁来开天辟地的呢?(解决第二个问题)(盘古)
(2)、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开天辟地的?大家把第二自然段读读(让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这一段有几对反义词,大家能找到吗?
(4)、这一段主要写了开天辟地的经过,哪些词语表现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板书:昏睡——醒坐——劈凿)
那随着盘古的动作,宇宙有什么变化呢?(黑乎乎一片——裂开一条缝——巨石崩裂)
(5)、要把宇宙从混沌一团中分出天地来,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使劲翻身、猛劈猛凿)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或是你读懂了盘古的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核心在:勇猛、对新世界的向往和创造新世界的决心)
过渡:经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天和地终于分开了,那盘古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睡大觉去了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六自然段)
1、天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课文中哪里给出了答案?大家找出来。(第三自然段)
2、齐读第三自然
3、(课件出示)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这个“就”字去掉行吗?(这个“就”表明盘古从没休息过,开天辟地后就一直站在那了)(板书:站)
4、盘古就是这样站在那,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的变化呢?大家把第四、五自然段自由朗读一遍。(学生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板书:变)12
5、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时间过了这么久,盘古有没有放弃?可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决心,有毅力,矢志不移)
6、那么大家能把他的那种决心读出来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7、以第六自然段过渡到第七自然段,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
(1)、盘古为什么是含笑倒下的?
(2)、盘古倒下后,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自己什么也没留下,盘古的身躯都化成了什么呢?(课件作题,指导简便记忆)就这样,盘古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世界。
四、议一议
1、谈一谈你对盘古的认识,可以联系身边的人或事。
2、盘古开天辟地这么艰难,面对现在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推荐文章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20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