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给我一口气|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联系生活、结合语境或通过查工具书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及重点词语,如:秩序井然、频频、欣喜若狂、洗刷耻辱、偎依、爱抚等。会用“秩序井然”、“满面春风”造句。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通过读与品,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新增的一篇课文,带有着一些政治色彩与意义,对信息畅通时代的孩子来说,这篇课文的表面理解并没有太多的难度,难点在于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之后隐藏着太多的历史与政治背景,值得点拨,引导理解,进而体会小作者的心情,从而从更深广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起对祖国之爱。在国庆长假前夕这一课教学无疑是有意义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通过读与品,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时间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母案                                  子案

板块一:联系旧知,导入新文

1.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吗,你们一定记得这“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对于香港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回顾:香港著名风景点、曾经的历史、回归日,那你你知道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谁?板书:“董建华”,教学生字“董”(猜谜语:千里草,三国谜语:千里草,十日卜,不得生)(现任是曾荫权)

3.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

         母案                                         子案

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123

4.读课题。(让学生谈谈对本文预习后的了解)

板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学分段落

1.检查预习情况,组织交流。

(1)检查课文朗读:共几个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互评及正音。

(2)检查生字词:

启德机场、红地毯、秩序井然、队伍、频频、洗刷耻辱、爱抚、满面春风、淅淅沥沥、脸颊、舷梯、踮起脚,多种形式读生词

(3)指导重点词语的书写:频、毯

(4)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四题:按照下面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①“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②“我”给江主席献花;③“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可概括为“献花前”——“(献花)”——“(献花后)”

2.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3.写作很多时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感受,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词语能表达小作者江咪咪与当时的人们的心情“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结合板书),再读,想想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作业:抄写并记忆课文中重点词句,并熟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的相关背景)

板块三:品味悟情,深入探究

1.学习第一段(1—7)献花前

(1)教师语言导入: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2)自读一至七小节描写献花前的部分,思考:

①6月30日下午天气怎样?从哪儿看出?

②从“我”和董建华伯伯的交谈中,你了解了献花小姑娘的哪些情况?

③找出人们与我等待中央代表团的句子,细细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母案                                         子案

(3)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第三小题,引导学生体会当时人们兴高采烈、秩序井然(结合用秩序井然造句),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

出示重点句:“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指导方法:

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又高兴又激动呢?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在书上画出最能体现她这种心情的词语。 “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兴奋、激动?学生谈感受。

过渡: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第二段(8—11)献花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来了!来了!”是啊!简单的四个字两个感情号,却蕴藏了深厚的感情,我们比比看谁读得好。

“立刻沸腾起来”,什么叫“沸腾”?你们能想象一下这个沸腾的场景吗?(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幻灯出示第9自然段内容。123

①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几句话(四句话),写了几方面内容(三方面内容),按“这一自然段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说主要内容。

②理解重点句子。请同学们把江主席一下飞机的动作划出来?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相机理解词语:频频、满面春风、稳健)

③人们是怎样欢迎江主席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④我们为什么这样兴奋?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最后一句话。

出示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母案                                         子案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相机理解:洗刷、百年耻辱、元首、欣喜若狂)

⑤指导感情朗读:在这一段中哪句话的感情最为强烈呢?谁能来读一下,把人们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哪个词语要重读呢?(怎能)

(3)自读第10自然段,要求:自由练读,思考下面的问题,画出有关词语。

 “我”给江主席献花时有哪些动作?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江主席是怎样对待“我”的?这感受到江主席是怎样的人?

重点指导: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指名读,讨论:这里“失散多年的孩子”指的是谁?“母亲”指的是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

(4)师述:百年的耻辱被洗刷了,香港这个游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人民怎能不自豪?江主席是一个国家元首,他能这样对待献花少年,课文里的“我”怎能不兴奋?让我们带着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练习朗读这段课文。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07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