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1、抓住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是如何勤奋刻苦,终于取得成就的。
  2、学习给课文分段;训练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了解徐悲鸿是怎样“发奋努力”的。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及结果如何。请一位同学来读第四至六自然段。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徐悲鸿是怎样做的。
 二、精读课文 
生: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出示句子
师:作者把徐悲鸿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生:把徐悲鸿比作了骏马,因为骏马跑得很快,日夜不停,努力向前跑,而徐悲鸿也是不停地画画,很刻苦。
  师:你从哪里看出徐悲鸿画画很刻苦?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这句话看出来的。比如我们平时学习,一到节假日就想放松一下,出去玩玩,而徐悲鸿还去博物馆临摹,可见他很刻苦。
  相机出示句子
生:我从“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看出来他画画很刻苦,我有时写字写不了多长时间就想出去玩一会,而徐悲鸿经常画一整天,真是了不起。
相机出示句子
师:你们能联系自己来说,真不错。谁来有感情地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
  师:“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句话你读得特别棒,从中我体会到徐悲鸿真是很刻苦。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得不错)
  师:我们一起来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徐悲鸿画画这么刻苦,生活又怎样呢?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清苦。
  师:从哪里看出他生活清苦呢?
  生:我从“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吃两片面包。”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一顿饭只喝一杯白开水,吃两片面包,而且经常是这样,要是我可受不了,况且也吃不饱。
  生:这样的生活徐悲鸿坚持了三年,从未想过自己。
  师:谁来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读)
  师:徐悲鸿虽然生活过得这么清苦,可他依旧刻苦画画,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生:“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样一种力量支撑着他。
  生:是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
  师:对,就是这种爱国精神在支撑着他。我们一起来把第四至六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师:徐悲鸿这么刻苦,结果怎样呢?请大家默读第七、八自然段。
  (生默读第七、八自然段)
  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师:“轰动”这个词用得真好,“轰动”是什么意思?
  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123
  师:引起了这么多人的注意,那么你说一说那些外国人看了徐悲鸿的画后,会说些什么?
  生:这个中国人真了不起,竟然画出这么好的画。
  生:瞧瞧,这么好的画竟出自中国人之手,中国人太棒了!
  生:我要向徐先生要几幅画,保存起来。
  师:那个外国学生呢?
  生:他非常震惊,向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师:“震惊”是什么意思?
  生:震动而惊讶。
  师:为何会这样?
  生:因为他没有想到徐悲鸿会画出这么好的画。
  师:“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生:“泰山”指徐悲鸿,意思是长着眼睛却认不出泰山,比喻浅陋无知。
  三、指导复述课文
  师:请大家再一起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全文)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徐悲鸿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做事刻苦的人。
  生:他是一位不为自己着想的人。
  生:他是一位非常爱国的人。
  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徐先生,你真是太棒了,你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口气。
  生:徐先生,你的生活过得那么苦,但你还是那么刻苦地画画,你太了不起了。
  生:徐先生,你不用一枪一炮,就让那些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刮目相看,甘拜下风,真是太好了。
  生:徐先生,我要向你学习,像你一样刻苦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建设祖国,让那些外国人更佩服我们。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刻苦与努力,实现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的梦想,诠释了一个中华儿女的深切的爱国热情。让我们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被激怒(立志)——奋发努力——轰动画界
中国人成不了才——————中国人很有才能
            为国争光
 
教学反思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应该说思路比较清晰,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来写: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样学画的?学画的结果是什么?教学中我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教学。事实是什么?生读课文之后都能得出来,那就是徐悲鸿刻苦努力学画的过程,那么在徐悲鸿的眼里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呢?课文正是这样深入进去的,这就是紧抓课文的一个切口。真正的中国人,在教学中,一步步,一层层的剖开来,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折射出的美好品质告诉了我们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也在一步步、一层层的学习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感动于徐悲鸿的努力,感动于徐悲鸿的清苦生活,感动于徐悲鸿不屈的意志……在不断的学习体会中,学生的感受越深,参与的激情越高,在这样一篇文章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质。123
本节课我非常注重朗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读,让他们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特别在人物的心理上,学生在诵读中表现得很到位,如那个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时所说的话:“你们中国人就是倒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材!”孩子们很是气愤,读的义愤填膺,一个叫雷超逸的孩子用着外国人读中文的洋腔怪调读这段话,有意思极了。这篇课文的人物心理及其感情基调比较容易把握,因此教师不需要再这个方面做很多的指导,而是在诵读中体会。就“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区深造,也成不了材”这句话,孩子们一开始的理解是片面的,有的孩子说:“就是中国人上了天堂也成不了材”这样的话很多,在我的对天堂反复的对比朗读上,一些孩子开始逐渐的发现了些什么,开始有孩子说“有再好的地方也不行”“有再好的条件也成不了材”到最后一个孩子能够说出:“遇到再好的老师,有再好的环境与条件,也不能有所作为”。其实他们是有能力发掘出一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不明显的东西的,我想一定是预习于初读做得不够到位导致了我的精度感悟有这样的阻力,初读的作用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
在读到那个外国人对徐悲鸿态度的转变时,有个调皮的孩子在下面悄悄地说:“其实他也不错,是个知错能改的好人!”真惊讶于孩子的豁达。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206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