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赏析是什么|品字析句 赏读悟情——————苏教版第八册《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谈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文本解读]《生命的壮歌》一文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动物逃生故事组成。“蚁国英雄”说的是一群蚂蚁面对大火的围攻,利用集体的力量奋力逃出火海;“生命桥”着重记述了一群无辜的羚羊面对狩猎队的捕杀,沉着冷静、团结协作,最终年青羚羊在老羚羊的带领下奇迹般逃生。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极为相似。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善的心灵,为我们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的“崇高”————可贵的合作和大无谓的献身精神。无论是“蚁国英雄”至死也不松动分毫的视死如归,无论是“生命桥”上的羚羊以死亡作为桥墩的从容不迫,这些都足以震人心魄、扣人心弦。教学时宜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味字词,在读中析赏语句,在读中揣摩情感。既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课堂自主学习的意识,又要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既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深入理解、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的壮举,又要在读的实践中领悟到外层蚂蚁和老羚羊舍己为“人”、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既要借助语文本身给学生进行有益的生命教育,又要使学生在内化语言文字的同时洋溢生命情怀、唱响生命壮歌。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语)
(2)在阅读的实践中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并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点击“生命”
课前活动:语文智慧检验(①说说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格言、警句②这样的现场,还想说什么话?对老师、对同学、对自己③师生互送激励话语。老师准备三句:“相信自己,你表现得最棒!”“团结协作,你的优势更加明显!”“课上是朋友,课上是兄弟,请共同演绎我们的精彩。”)
过渡:是啊,正因为有了这字字饱含深情的话语,正因为有了这句句洋溢美好的祝愿,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才使得我们的心灵健康向善。我习惯这样称呼——————“生命”(板书)。有人说,生命是一条河,生生不息的是孕育情感的水流;有人说,生命是一座山,绵绵不断的是历尽沧桑的山石;而我,我要说,生命是一首歌,一首无数人为之倾倒的赞歌,一首荡涤心灵的雄壮之歌。(板书:壮歌)
1、情境创设: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青藏高原。(故事简介:一个猎人将猎枪瞄准一只藏羚羊时,这只藏羚羊没有像其他动物那样逃跑,“她”选择了下跪,那乞求的眼光里分明闪动着晶莹的泪滴,在猎人犹豫的一刹那,他还是扣响了扳机。藏羚羊死了。当猎人剥开藏羚羊的皮毛时,他惊呆了,藏羚羊的腹中是两只娇小的胎儿————)
2、启发谈话:有人说,动物根本没有情感,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一种本能。也有人说,动物和人类一样,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但无论怎样,这些真实的故事总使我们的心灵震颤,心神荡漾。
3、师读————《生命桥》
4、生读————《蚁国英雄》
[设计随想:有人说,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走进学生心灵的语文课堂,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该有助于这种课堂氛围的形成。教学伊始,利用课前有益的语文活动,自然牵引出关于“生命”的话题,情境创设中继续渲染这种特殊的“生命”情感。使得学生未走进文本之前对“生命”就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此,既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做了很好的铺垫,又有意识的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生命”的种子,等待着萌发。] 123
二、品字析句,走进“生命”
1、引导交流阅读感受(1)。师:在《生命桥》一文中,我读懂了一个词语————“神圣”(板书)课文中是这样写的,“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相信同学们在《蚁国英雄》中一定也读出了什么?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1)。[英雄——————“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学生板书“英雄”
3、引导交流阅读感受(2)。但当我读到《生命桥》中“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这一句时,我心中满是担心(板书:担心),这些无辜的羚羊该怎么办呢?当读到“年轻羚羊下坠时,奇迹出现了——————”,我的心头不免一阵惊叹(板书:惊叹),惊叹于羚羊们的团结协作,更惊叹于羚羊们的无私!
4、学生交流阅读感受(2)。[惋惜————“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惊讶————“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学生板书“惋惜”、“惊讶”。
5、教师结合板书小结:《生命桥》从担心到惊叹,从惊叹又走向神圣的情景,《蚁国英雄》从惋惜到惊讶,从惊讶到心中的英雄,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作者都用形象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了。愿意不愿意做个小小研究员,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有趣的语言文字?(重点研究第一个故事《蚁国英雄》)
6、揭示研究方法:(1)读,细细读,不放过一个字、一个标点;(2)画,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字词、句子、语段;(3)写,写出自己的理解或者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4)说,说说自己的研究成果。
7、学生自由分组,研究。(可制作研究表格)
8、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提示:教师指导时要做到“字字连词————词词连句————句句连段————段段连篇”。
重点指导:“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结合思考练习4)
[设计随想:语文的学习应该注重语言文字本身。课标里这样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具体实践,内化语言文字,积淀文本情感,丰富学生的语文情怀。语文的学习应该教给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师生共同交流阅读体会时,注重阅读指导中的扶放结合,即教师以《生命桥》为例倾吐阅读感受,而学生以《蚁国英雄》为例表达情感。在重点研读文本,品字析句时,又强调突出方法的重要性,直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实践。]
三、赏读悟情,凸显“生命”
1、读读老师指定的句子。
(1)“有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故事的起因)
(2)“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故事的发展)
(3)“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故事的高潮)
(4)“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故事的精要)
2、读读让自己心动的句子。(允许与老师指定的重复)
提示: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给予必要的指导。 123
3、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提示:引导说出蚂蚁们可贵的合作精神,以及外层蚁国英雄们的无私献身精神。
[语文课堂重在语感的培养,而语感的培养又离不开读书实践。读书既是语文课堂最简单又是语文课堂最复杂的实践活动。这里主要通过“读老师指定的句子,读让自己心动的句子”引领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从而真正意义上使学生借助读书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获取文本的思想启迪,享受语文无穷的魅力,并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语感,以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
四、拓展延伸,洋溢“生命”
1、《蚁国英雄》故事的最后说,“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他们还会经历什么呢?
情境一:蚁团渐渐松散开来,最外层的蚁国英雄们在河水中慢慢下沉。奇迹出现了,最先从蚁团里出来的蚂蚁向蚁国英雄们游过去……
情境二:河面上升腾起一阵烟雾……不知谁叫了一声:“爸爸,爸爸,你在哪儿?”叫声开始多起来……
2、自主学习《生命桥》。
3、自主阅读《生命的跪拜》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只牛,这只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牵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前腿扑通跪下,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有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在临死前掉泪的牛他见的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了,鲜红的血顿时从牛的脖子里汩汩的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剖膛剥皮。当他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的一声落了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只刚刚长成形的牛犊。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下跪。
4、教师总结: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他们都曾经顽强的活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诗人笔下的小草,“在屠户举刀的一瞬间牛下跪了”它为了活着,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活着做出了最后一搏而我们人类呢?请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板书)请我们牢牢记住生命中所特有的符号————“团结、合作、奉献”(板书)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涵的,这既是一首悲壮苍凉的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最后,我们再来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5、推荐阅读。:沈石溪《沈石溪动物情感故事系列》西顿《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语文的学习终究要落脚在“文”字上。这里紧紧扣住文题中的“生命”,着重通过拓展延伸语文文本的方式,力求学生能对“生命”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无论是“蚁国英雄”故事结尾情境的创设,无论是“生命的跪拜”故事的阅读链接,都着力于“生命的意义”。这样的设计不仅仅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得到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启示,更要激荡起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团结、合作、奉献等等。]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387.html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在实践中养...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会补充提纲,并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
-
《番茄太阳》读后感|《番茄太阳》说课稿详细阅读
本说课稿着力研究如何在说课稿中体现教材解读的深刻与独到、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巧妙。我以番茄太阳这课为例,说明如何做到上面几点)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本文以“我”...
-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文成公主进藏教案详细阅读
课前,幻灯自动播放西藏风光;师生交流。(略)一、造情,质疑,揭题。师: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在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都供奉着许多神的塑像。可是,在这里还供奉着这样两尊人的塑像:一位是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还有一位是唐朝的文成公主。板书“人”。...
-
部编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
[《快乐的足球赛》诗歌短文]《快乐的足球赛》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快乐的足球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感受诗歌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联...
-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阅读答案|12、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4、想像华...
-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知识|《比金钱更重要》教学设计之五详细阅读
教学要求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待人的美德。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体会主人公诚实、信任的美德。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
-
听课札记是什么意思|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详细阅读
font size=6>听课札记 《徐悲鸿励志学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6 by 小蒋老师 发表 教例:《徐悲鸿励志学画》 师:徐悲鸿了励志学画,那他立下了什么志向呢? 生: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
【《九色鹿》缩写】听《九色鹿》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3 听《九色鹿》 □听涛看雪 发表 《九色鹿》是一个民间故事。写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