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的故事》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预设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第16课。课文借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之口,讲述一群天鹅为了赢得生存的条件,由老天鹅自觉带头,群体跟上,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冰面的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感人精神,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课文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引子和故事两大部分,篇幅较长,若做逐段的理解体会会显得课堂的冗长和繁杂。因此,本课教学选择天鹅的破冰场面作为突破口,直奔重点,品读回味,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披文以入情,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生情。

一、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感情朗读。

2.流畅复述,感情复述。

[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单纯明确。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想在有限的时间量中抓住更多的训练点。殊不知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的结果。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清晰化,明了化,简单化。这是本课教学要体现的第一性:目标性。]

[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四性:1、目标性。2、层次性。3、指导性。4、发展性]

二、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预设

(出示课件,播放有关天鹅的影视资料和图片,在学生心中铺垫下对天鹅第一印象: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高贵、优雅的天鹅正在安然地戏水;明净的天空中,天鹅们正在尽情地翱翔——一切都显示出了这可爱的鸟儿们是多么纯洁、动人。)

(二)课堂预设

一.复旧引新,听写词句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天鹅的故事》,在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准备听写。

生:(迅速准备好笔和本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准备听写)

师:(生字词)昂头、继续、腾空而起、边缘、扩大、劳动号子

(句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师:(利用实物投影面批学生听写)请同桌间互相交换听写本,互相批改听写,全对的给他画上一个笑脸。

[所听句子,是课文中极其重要的背景:正是因为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才会发生那么动人的故事]

二、回顾全文,流畅复述

师:谁来读一读我们听写的句子?(指名一位学生感情朗读)

生:(感情朗读)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寒潮突然降临的春天,就在这冰封的湖面上,上演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请你讲一讲。

生:那一年春天 ……(指名一位学生复述)

师:你的复述非常流畅,整个故事都讲清楚了。但其中老天鹅破冰以及群天鹅破冰的动人场面,还不够让我们感动。我们的语言要能够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情,这就叫“言为心声”。课文中,也出现了天鹅的几次叫声,每次叫声代表了天鹅的不同心声。迅速读课文 3-7自然段,找出天鹅的几次叫声。

三、回读故事,找出天鹅的叫声

生:(按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勾画词句。)

师:故事中一共有几次天鹅的叫声,分别在什么地方?

生:课文中一共有三次天鹅的叫声,第一次“克噜——克哩”,在第三自然段;第二次“克噜——克哩——克哩”,在第七自然段;第三次“克噜——克哩——克哩”,在第八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天鹅的三次叫声)每一次叫声都表达了天鹅不同的心声,天鹅究竟想说什么?默读3-4自然段,天鹅的第一次叫声表达了他的什么心情。 123

四、默读课文3-4自然段,体会天鹅的第一次叫声

师:天鹅的第一次叫声是在说什么?

生:天鹅们在说: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师:它有什么样的心情?

生:天鹅们很焦急,因为他们会没有吃的。

天鹅们很失望,因为他们长途跋涉却遇到了冰封湖面。

天鹅们很害怕,因为他们害怕被冷死,被饿死。

师: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出示课件)

生:(读书)克噜——克哩

师:(指名读)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的声音应该更清脆一点,因为课文中说的是:一声清脆的叫声。

生:他读得很好,皱起了眉头,显得很焦急。

师:是啊,这一声叫声里饱含着天鹅的焦急、不安、害怕、失望 … …

天鹅们正面临寒冷和饥饿的威胁,面临生与死的决策。就在这时,冰封的湖面上出现了一个让人为之震撼的场面。快速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发生什么事了?

五、品读体验,感悟老天鹅破冰的场面

师:发生什么事了?

生:一只老天鹅 ……

师: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震撼的场面啊。伟大诗人歌德说过:聪明的人会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读懂纸上的字,另一只眼睛读懂字背后的表达的东西。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哪些词语让我们深深感动。

生:(默读、勾画、圈点、批注)

师:那些词句让你感动?(出示课件)

生:腾空而起。这说明老天鹅飞起来的时候,动作很快,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师:(用手指演示老天鹅起飞的动作,帮助理解“腾空而起”)

生:(感情朗读)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 ……

生: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翅膀和胸脯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

“重重地”说明老天鹅扑打冰面很用力,他可能会被摔死,脖子折断,终生瘫痪,下半生都动不了啦。

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他是为了一群天鹅,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儿女。

师:他为了天鹅,也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甚至愿意——

生:牺牲自己的生命。

师:“像石头似的”是一个——

生:比喻句。

师:用什么来比喻什么?把什么比做什么?

生:用石头来比喻老天鹅,把天鹅比做石头。

师:这个比喻句成立吗?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用的力比较猛。

师:(用一块石头做示范,把石块掉到地上)为什么把老天鹅比作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老天鹅至少也有16斤,16斤的石头砸向冰面,也会粉身碎骨,那血肉之躯的老天鹅会怎么样?

生: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是:他们向下掉的速度非常快,砸向冰面的力量很大 ……

老天鹅很可能被摔死 ……

生:(感情朗读)

师: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生: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说明 …

老天鹅的扑打不止一次、两次 …

师: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课文后边有一个“…”,这说明还有很多次。

师:也许老天鹅扑打了五次,这时会出现什么?

生:老天鹅身上出血了。

师:老天鹅继续扑打八次,十次,十六次,会出现什么?

生:老天鹅的皮和肉都露出来了 ……

师:这样的老天鹅还不让我们感动吗?带着你的感动,读课文。(指名读书)

生:(感情朗读。得到了全体老师的热烈掌声)

[语言文字的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字里行间中蕴藏着深远的意义。省略号的延伸,让学生凭借想象进入了老天鹅破冰的悲壮场面。主题的揭示在此时已是水到渠成。

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真正做到了“咬文嚼字”。在这种品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会得到发展。这是本课教学要体现的发展性]

六、以读代讲,体会天鹅的第二次叫声

师:这时,其他的天鹅怎么做?后来又怎么做? 123

生:他们开始时呆呆地看着老天鹅,后来加入了破冰的队伍。

(指名 1位学生读课文,伺机指导朗读。注意“嚓——嚓——”等处的朗读)

师:您想加入破冰的队伍吗?你想吗?你想吗?大家一起来读。

生:它们干得那样齐心 ……

师:天鹅的第二次叫声是在说——

生:兄弟们那,加油!齐心干那,加油!

师:你们在什么时候会给别人加油?比赛的时候?怎么加油的?

生:(有节奏地齐声呐喊)加油!加油!

师:我们再来一次。兄弟们那——

生:加油!(大声说)

师:齐心干那——

生:加油!(大声喊)

师:团结起来——

生:加油!(声音很洪亮)

师:会胜利呀——

生:加油!

师:对,这才是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一起来读天鹅的第二次叫声。

生:(有节奏地大声呐喊)“克噜——克哩——克哩”!

七、感情朗读,体会第三次叫声

师:他们最终胜利了吗?

生:胜利了。

师:会发出什么样的欢呼声?你胜利了怎样表现?

生:(大声说)yeah__

师: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天鹅的第三次叫声,我们一起为他们欢呼。

生:(激qing洋溢地)“克噜——克哩——克哩”!

八、回读三次叫声,体会天鹅心情的变化

师:(出示课件,指导朗读)每一次天鹅的叫声,都代表了他们不一样心情,有最初的不安、失望、害怕的——

生:“克噜——克哩”!

师:有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

生:(有节奏地大声呐喊)“克噜——克哩——克哩”!

师:有胜利的欢呼声

生:(高兴地大声叫)“克噜——克哩——克哩”!

[文章中出现了天鹅的三次叫声,每一次叫声代表了天鹅不同的心声。因此,读好天鹅的叫声对于体会文章主题有很大的作用。以人类的情感和语言解读动物的叫声,学生找到了情感的支撑点,这几次叫声应该读得激动人心而荡气回肠。]

[对课文重点段以及天鹅的叫声的每一次读,都和以前的读不一样。从一般的“正确、流利地读”到“有感情的朗读”,体现的是学生在读上的层次变化,而这种“读的改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生的。这就是本节课要体现的层次性,指导性。]

九、感情复述,形成积累

师:湖面上似乎还回荡着它们荡气回肠的叫声,这叫声让我们为之感动。你能再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

生:(练习复述)

(指名 1位学生复述,其余同学评价,评价标准:有感情)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本课教学从开始的“流利复述课文”到现在的“有感情的复述课文”这体现的也是层次性。]

十、总结

师: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斯捷潘老人当时就在离天鹅三四十米远的地方,背着****上了膛的猎枪。然而老人没有开枪,却把猎枪挂在了墙上,一挂就是30年。 也许是因为感动,也许是因为震撼,也许是因为敬畏,斯捷潘老人挂起了自己的猎枪。其实,自然界这样的动物,这样的事情还很多。让我们敬畏这些神圣的生命,也挂起我们心中的猎枪。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38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