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实录|《扁鹊治病》说课、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的第二个寓言故事,《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选编这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二、说教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阅读实践中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朗读能力,读写结合,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和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三、说学法

    1、着重让学生品读重点句,感悟人物特征,体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态度变化。

    2、《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以对话为主,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朗读、分析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意。

四、说教学设计

    1、出示课题并质疑,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2、分析课文共分为四个环节:初读课文、精读课文、体味寓意、拓展。其中精读课文和体味寓意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3、《扁鹊治病》一文中主人公有两个:扁鹊和蔡桓公,课文讲了扁鹊劝蔡桓公治病的过程,侧面反映了蔡桓公的病越来越严重,蔡桓公的态度越来越差。以扁鹊劝的越来越急为线索。从再三劝说到跑了,其变化的关键在于蔡桓公的病越来越重以致无法医治。因此,教学没有按常规逐段讲解课文的,而是从“劝”入手,从扁鹊的言行中去体会蔡桓公病情的发展过程以及扁鹊的着急,牢牢抓住了文本的矛盾冲突,把扁鹊的对蔡桓公的态度和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矛盾激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期待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5、 结合人物身份、个人生活经验,品读扁鹊和蔡桓公各自表现的句子,感悟人物的特征,体会人物心理想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设计自由读、齐读等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理解、体会句子,从而把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理解、体会句子的过程也就是指导朗读的过程。

    6、设计如果你是蔡桓公你会怎么做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寓言故事的寓意。

    7、设计小练笔,读写结合。目的让学生能把说和写统一起来,把想说的通过笔写下来。

8、板书设计,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态度,清晰地展示了课文内容。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123

扁鹊治病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质疑

1、出示《扁鹊治病》

2、看了题目你想问些什么呢?

学生提问教师补充(扁鹊是谁?他给谁治病?治病的结果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词语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

(1)扁鹊是谁?

(2)扁鹊给谁治病?

(3)、治病的结果怎么样?

(多媒体出示)

2、  教学词语(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领读)

3、  交流

a、  扁鹊是谁?(名医)什么叫名医?(有名的医生叫名医)

从课文哪里可以找到,第一自然段。(齐读)

老师这里有一些扁鹊的质料,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出示)

b、扁鹊给谁治病呢?(蔡桓公)板书:扁鹊,蔡桓公。指导书写“蔡”

并介绍蔡桓公(多媒体出示)

c、治病的结果怎么样?(蔡桓公死了)

三、精读课文

1、扁鹊发现蔡桓公得病了,扁鹊是怎么做的?(想为蔡桓公治病,想劝他治病)

(扁鹊劝的话是什么呢?一共劝了几次呢?)3次,板书(三劝)同学们自己在书本上找一找,划一划。想想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扁鹊在劝蔡桓公呢?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扁鹊的话

我们再读一读你还能读出什么呢?

教师引导:找关键词体会(我们可以看出蔡桓公的病一次比一次严重,扁鹊劝的一次比一次厉害)

4、扁鹊虽然劝了一次又一次,但是蔡桓公是怎么样的态度呢?(不相信,不听劝告)

(多媒体出示)

a、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b、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c、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d、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5、当扁鹊说出蔡桓公身上有病时,蔡桓公说——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6、那么,在扁鹊走后,蔡桓公又是怎么对左右的人说的?“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7、从这里可以看出,蔡桓公听了扁鹊说他有病的话,是怎么样的呢?(不相信)

8、虽然扁鹊劝的一次比一次急,但是蔡桓公态度比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呢?(越来越不高兴了)(板书: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

9、大家想想,此时很不高兴的蔡桓公大约会想些什么?非常不高兴的蔡桓公有会说些什么呢?123

10、所以,第三次见面后,扁鹊会“连忙退了出来”连忙是什么意思?扁鹊为什么要连忙退了了出来,他在想些什么呢?

11、明知蔡桓公不会相信自己,可是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要求为他治病,但是蔡桓公并不听他的。那么,第四次,扁鹊是不是也继续要求为蔡桓公治病呢?(没有。跑了。)

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多媒体出示)

12、想一想扁鹊看了几眼蔡桓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13、(蔡桓公的病已经太严重,没法治了。我还是赶紧走吧!)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扁鹊才会跑掉了。

四、体味寓意

1、因为对扁鹊的不相信,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扁鹊为他治病的请求,等到深入骨髓的时候蔡桓公相信扁鹊的话了吗?那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抓住“请”字理解蔡桓公相信了。

2、可是,来得及吗?

3、所以,如果我们是蔡桓公的话,应该怎么做呢?(一开始就治疗)

4、如果平时我们有了小病,医生给我们指出了,当然应该(马上治疗)。

5、同样的,如果我们身上存在一些过错、一些毛病,如果有人给我们讲出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呢?(改正错误)

6、因此,通过这则寓言,我们学习到了什么道理呢?

7、总结:有了小病,应该及时治疗;有了过错,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可不能当蔡桓公,想要后悔的时候来不及了。

五、拓展

1、请同学们试着来看看这个小题目:如果能够穿越时空,你想对病重在床的蔡桓公说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

               劝           不相信

               劝           很不高兴

               劝           非常不高兴

               跑           相信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45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