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阅读理解及答案|放飞蜻蜓 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渗透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谈话引入课题,学习“蜻蜓”:
  板书:蜻蜓
  学习“蜻蜓”:(1)提问:认识这两个字吗?读一读。
  (2)都是什么偏旁?怎样记?
  (3)提示:易错处:“蜓”右边不是“延”
  对于蜻蜓,你都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
  齐读课题:放飞蜻蜓。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4、板书:捉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用以往的学习方式认识课文中的字,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3、初步回答质疑:我们捉蜻蜓我们放蜻蜓陶行知讲蜻蜓
  4、板书:讲
  5、浏览课文:哪几节讲的是捉蜻蜓?哪几节讲的是放蜻蜓?哪几节讲的是讲蜻蜓?
  6、自愿选择分别读三部分,再次熟悉课文,熟悉生字,纠正读音,统一认识。
  7、小结: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写的。
  8、导入:看来小朋友放飞蜻蜓是因为陶行知跟他们谈论了蜻蜓。那么他都谈了
  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呢?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
  三、感悟课文“讲蜻蜓”部分(2——10自然段),了解有关蜻蜓的知识。
  1、学生自由读2——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讲述关于蜻蜓知识的语句。
  2、指名读,小组交流,大家议。同时课件演示蜻蜓的构造及特点。激发情趣再读再读。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动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在学生充分自由品读的基础上合作互动学习。]
  3、总结概括:我们都了解了蜻蜓的哪些知识?用“我知道了……,还知道了……”的句式练习说话。
  [发展学生的语言要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四、布置作业,拓展学习: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蜻蜓的知识?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回家收集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字词,回顾课文
  1、读生字卡片及词语。
  2、指名分角色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板书:捉放讲
  二、交流资料
  1、小组交流:
  2、语言训练:能说一句话来说说你对蜻蜓的感受吗?
  如:我喜欢蜻蜓。
  蜻蜓是我们的朋友。
  蜻蜓很美丽。
  [再次进行语言训练,激发学习情感。]
  三、研读课文,感悟人物。
  1、同学们,如果你捉到一只蜻蜓心情会怎样?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小朋友捉蜻蜓?1234
  2、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3、可是他们却把蜻蜓放了,什么心情?读第三段(11自然段)
  (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
  (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4、引导思考: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却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了?(在“放飞”下加重点号)。
  此时你对陶行知先生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探讨一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5、研读二、三段
  (1)分角色读第二、三段,想一想:
  陶行知先生是怎样跟孩子们谈蜻蜓的?
  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
  重点探究:
  a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b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小精灵儿童网站]
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
  c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
  (学生读议)
  6、练习分角色朗读。
  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
  指名演读,集体评议
  7、启发小结:你觉得陶行知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指导写字(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自学。
  3、汇报学会的字。交流。
  4、教师示范指导写:“蜓”、“衡”。抓住结构特点进行提示。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查阅有关陶行知先生资料。

解读教材-------《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一课看起来文字浅显,学生一读就懂。其实不然。就课题提问,可以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两个问题:谁放飞蜻蜓?为什么要放飞蜻蜓?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回答。第二个问题就复杂一点了。从课文的第一到第六自然段可以看出: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这可以成为放飞蜻蜓的理由之一。那放飞蜻蜓还有哪些理由呢?有老师认为:因为蜻蜓尾巴的作用很大,所以放飞蜻蜓;因为蜻蜓眼睛的本领大,所以放飞蜻蜓。我认为这两点很牵强。
  为什么会谈到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呢?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很重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行知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从这一自然段引出了陶行知对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介绍。那么对蜻蜓眼睛和尾巴的介绍,对放飞蜻蜓有什么关系呢?我很久都没想明白。我认为最后四个自然段和放飞蜻蜓关系不大,只是表现出陶行知先生关爱孩子,慈爱而已。
  突然有一天,我想出来了!最后四段和放飞蜻蜓是有关系的。在旧中国的乡村,玩蜻蜓是孩子们最常见的游戏。那时候孩子也没有什么玩具,捉蜻蜓给他们带来一些乐趣。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聊天,和孩子们讲蜻蜓的作用,先讲了蜻蜓吃苍蝇、蚊蝇和水中的孑孓,是我们的好朋友,接着讲了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作用,给孩子们增加了知识。书上说:“孩子们入神地听着。”这说明陶行知的话把孩子们深深地吸引住了。陶行知和孩子们说话时,是慈爱的语气,是商量的口吻,是循循善诱的讲解。当他和孩子们商量,“把他放了好不好?”没有自作主张,放掉蜻蜓,而是把蜻蜓还给翠贞。这反映出陶行知先生对孩子的尊重和平等相待。1234
  为什么会放飞蜻蜓?除了是因为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外,我认为第二个理由是因为“亲其师,信其道”,陶行知先生的谆谆教导影响了孩子们,所以当“翠贞看看小伙伴们”,不知道是放是留时,是“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他回家去。’”

蜻蜓
     蜻蜓是多彩昆虫的一种,四个大翅膀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出现在泥盆纪时期。到了石炭记时期,出现翅距超过七十公分长的种类。它们至今仍可见,而在交配时,通常一前一後地飞行。它们将卵产在水中,而幼虫有鳃状构造用以辅助呼吸。蜻蜓约有5000余种,在我国约300种,最常见的蜻蜓有3种:碧伟蜓、黄蜓和豆娘,这3种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个科,即代表了大型、中型和小型蜻蜓。
     蜻蜓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头部能灵活转动,复眼1对,较大,约占头部的1/2,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
      蜻蜓飞得很快,有些飞行时速可达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暂停身不动。它飞行前进时不能灵活改变方向,要定住身体然后转向。在休息时翅膀仍旧外伸,即不能折叠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当的空间,多半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为什么用尾巴点水?蜻蜓和其他许多昆虫都不一样,它的卵是在水里孵化的,幼虫也在水里生活,所以们它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

陶行知相关资料 
 个人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1234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1946年对陶行知的评价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毛泽东
  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客。 —— 周恩来
  万世师表。 —— 宋庆龄
  当今一圣人。 —— 董必武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 郭沫若
  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 —— 泰戈尔
经典作品
1.《创造宣言》
2.手脑相长歌
  人生两个宝,
  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
  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
  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
  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0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