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的故事]《狼和鹿》教学设计与评析2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思路:《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寓自然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看图、朗读、想象,让学生在情境中激情,在激情中朗读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使学生的心灵与课文内涵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看问题要全面,不能轻率地决断。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复习、质疑
1、复习: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质疑:针对课文内容,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过渡: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是一番什么景象?
[评析]复习旧知,打开学生记忆闸门,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学习的动机。因此,适时创设情景,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就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
二、看图、朗读、想象、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看书本插图,说说凯巴伯森林的景象。
[评析]看图说话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具体画面,直观形象地感受森林的葱绿、美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自由读书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体会森林的美好。
3、指名读、评议。
4、这么美好的森林也隐藏着一种危机,谁来读?你为什么这样读?或从他的朗读上让你感觉到狼的贪婪、鹿的危险吗?你敢和他挑战吗?
[评析]这一自然段通过看图,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采用挑战形式,唤起学生竞争意识,激起学生朗读欲望,积极性高,读得有声有色。从朗读中感悟狼的贪婪、鹿的危险。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小组合作学习,凯巴伯森林和鹿现在是什么样子?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小组交流。
2、反馈交流,出示句子,(略)指名读。
[评析]《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自主学习,尝试到合作创新的乐趣,感受自学成功的喜悦。
3、你能想象枯黄森林的情景吗?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言。
4、出示学生自己创作的画。(凯巴伯森林前后不同的画面)123
5、指导读第3—9句,感受现在森林的荒凉、萧条。
[评析]采用对比法,让学生从颜色上感受森林的变化,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朗读时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读得有滋有味,通过声音感受森林的变化。
(三)学习第二段
从一百多年前至1942年,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1、指名说。
2、指名读第二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人杀狼。
[评析]这一自然段略读,通过数字体会人们捕杀狼及其他天敌的数量之多,为下文理解“功臣”和“祸首”作好铺垫。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再表述森林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求更完整、更准确。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2、句式练说、交流、反馈,老师小结,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理解“功臣”和“祸首”。
(1)因为有了狼的存在,鹿才不会过度繁殖,就不会造成对森林的破坏,而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狼在保持森林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说狼是功臣。
(2)因为鹿破坏了森林,也毁灭了自己,所以是祸首,突出了鹿给森林和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灾难。
[评析]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即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森林和鹿发生变化的原因。
3、对于谁是祸首,你还有什么高见?
4、学生交流,人才是真正的祸首,是人杀了狼。
你愿意把教材再修改一下吗?使课文内容更完善、准确。试着给课文补充一个自然段。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这里有所体现,它关注基础知识,更强调知识积累和运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更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主动思考,有一种不断探索、大胆改革的精神。新世纪的学习小主人就应具有这样的能力和素质。
三、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畅所欲言,领悟其中的道理。
2、小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要保持生态平衡。
3、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已经造成对大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被毁、草原荒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
4、你关注生活中不注意保持生态平衡的例子吗?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有图片、文字,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谈。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延伸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到课外追寻更多相关的知识,或者带着新问题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去解读社会与生活这本鲜活的百科全书。
四、复述升华
1、熟读课文,同桌互述或讲给好朋友听。 123
2、出示复述提纲。
狼鹿共存 森林美好
人捕杀狼
自由王国 灾难降临
狼是功臣 鹿是“祸首”
3、根据复述评议。
[评析]复述课文这一环节不可缺少,《狼和鹿》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教育意义深刻,意在指导学生的行为,关注身边的世界。复述课文能巩固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积淀真挚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这节课后你想完成什么样的作业?学生自己说。
2、a、继续收集有关破坏生态平衡的资料。b、把故事讲给好朋友听。c、写一篇读后感。
[评析]好的作业设计,应是综合性、创造性及可选择性特点。再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语文的学习。
附板书:
教学反思:
《狼和鹿》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自读、感悟、领会,并积累运用,关注现实,了解社会,积极参与到保持生态平衡的活动中去。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学习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最终让学生懂得:语文就是生活,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品位,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胡士秀,江苏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师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073.html
-
【星辰《大海的歌》!】《大海的歌》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
一次成功的实验作文400字|一次成功的实验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
-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_小学语文国标版第六册《25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4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三 教学准备:搜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故...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视频_《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和重点难点详细阅读
1、“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 2、“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3、“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重...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赶海》这篇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mdas...
-
能辨颜色的手课文原文|能辨颜色的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
读《诚实与信任》有感|《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7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
-
《北大荒的秋天》答案_《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详细阅读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详细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