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小学英语3A]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1(第二课时)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2020-05-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说教材:
    在课改的背景下,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避免了传统课程的缺点,强调了学生的兴趣、经验等,能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插图生动活泼。3b教材除具有以上特点外,作为启蒙教材,还更加重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牛津小学英语3b第一单元分a、b、c、d、e五个版块,主要教学文具类单词,安排了”确认物品”这一语言功能项目。文具类单词有:a bag, a tape , a book , a school bag , a crayon , a tape , a storybook , a copybook , a stapler , a toy train 十个,其中前三个是四会单词.日常交际用语是:what’s this / that in / on the … ?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 it’s …  以及come here …  我安排了四课时来教授这个单元。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该单元第二课时。这是一节情景对话课,围绕“确认物品”这一日常用语展开。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能用this is a …  that is /that’s a …  it is /it’s a … 来介绍十种文具用品。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用what’s this / that in / on the … ?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 it’s …  以及come here …来确认物品。根据新课标一级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考虑,我确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知目标: 听懂会说what’s this / that in / on the …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 it’s …  以及come here …?
3、技能目标: 能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表演和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听懂会说what’s this / that in / on the …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 it’s …  以及come here …? 并获得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
教学难点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介词 in ,on 。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作了以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录音机,单词卡片。

说教法、学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语言激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因此,我运用了直观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等设计了该节课的教学程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 、讨论、 合作 、探究等方式发展各项综合语言技能。


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复习导入
①    sing some songs: hello,how are you? happy new year.
②    play a game:快速呈现文具图片,做问答。
③   学生拿自己或同学的文具来介绍,用上句型this is / that’s /it’s a … 最好引导学生用上3a学过的颜色类的单词,用上my ,your ,his ,her 四个物主代词,还可以用上long ,short,new 这些形容词.

通过唱唱,玩玩, 演演的问答,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积极性,而且营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同时也复习了以前的知识, 为本课的教学作了知识铺垫,构建了知识表象。12
二、课堂为生活,乐中说话
    语言的实质是交际,交际的环境是生活。正如叶圣陶所说,只有来自于生活的语言才是自己的语言。因此,我作了这样的设计:
1、利用电化手段,呈现材料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们对初次接触的材料具有很深的印象。因此,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只书包放在课桌上的图片,旁边写上词组on the desk 和句型what’s this /that on the desk? it’s a school bag,.以声音、图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经过几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后,用已掌握的句型和学生形成对话:
t:what’s this / that on the desk ?
s:it’s a school bag。
接着我又呈现了一支蜡笔放在书上的图片,同样用已掌握的句型进行练习,对语言进行第二次呈现,并过渡到下一层次的学习。并及时有师生操练转向生生操练,由模仿提高到运用,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创设真实情境,模仿说话
    正如新课标所强调的,传统课注重机械传授,忽略了体验与参与,如五步教学法,呈现后就是一个个地跟读。本课中,我用”come here , …”把一位学生请到我的讲桌边,指着我桌子上的故事书问”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学生在听了两三遍后会尝试着回答”it’s a storybook..”come here.和english学生应该很熟悉,掌握起来很轻松.在掌握了in english 后就可以进入到各种形式的操练中,这时候我会允许学生自由走动,去和好朋友来进行对话操练.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对现学现演可能不尽人意,我会运用各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景练习中达到掌握目的。以这种师生,生生表演的方式,把句型融进有实际意义的对话中,在具有特有的语言场中,饱含情感地学习语言。这样的教学,学生又怎能不快乐、效果又怎能不明显呢?
3、以新知为契机,复习旧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a pencil ,a pen ,a rubber ,a ruler ,a pencil box ,a pencil sharpener , a ball pen 这些学习用品在3a孩子们就学习过了,都很熟悉的,这次又学了十个单词,文具用品类的单词已经有了一定的量。于是,我索性把讲台布置成了文具用品专卖柜,让学生和课文里的单词亲密接触,让学生利用这个场景来进行两组句型的操练。同时又在对话中复习了上学期学过的单词。学生充满了好奇,主动地向老师问一些不认识的文具,扩大了知识面。

三、变生活为课堂,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的终极点在哪里?如果有终极点的话,我想应该在生活中。因此,我以本课为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已学语言,向家长请教文具用品的名称或者是向家长来介绍自己已经掌握的文具用品的名称,使“生活处处皆课堂”。这时我想我的教学也该结束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努力以课标为指导,以活动为方式,变课堂为生活,运用情景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来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以生活为课堂,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学会交际。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ingyujiaoan/8491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