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 教学设计探究(原创)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引领学生感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对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感知是教学设计的一个角度。

       文本所表述的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抓住情节来设计教学,一来可以使用情节来抓住学生的思想,促读促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反复诵读第1-2自然段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的情节让学生感悟亲情。孤立无援时与牛儿却可以心灵相通是一种最原始的美好的友情。以情引领,学生们定会爱读,想读。设问:牛郎和老牛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读前与读后的答案定会有所不同。所以让学生自读自悟是教学的主要手段。

        第3-5自然段情节为老牛做红娘,牛郎织女结为夫妻。 教学中以“牛郎织女是怎么结为夫妻的?”为引领,让学生抓住老牛的语言,牛郎的行动和织女的心理活动来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对老牛、牛郎、织女三个人物的初步印象。让学生找出描写王母娘娘的那句话来说说对王母娘娘的第一印象。

        第6-7自然段情节为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和老牛的死亡。这个情节是喜中带悲的。喜的描述就两句话,可以引导学生用词组来概括:男耕发织   生儿育女    幸福美满      从而让学生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幸福观

引领学生对文中老牛临死时的话反复朗读,进一步理解老牛的人物性格。启发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来感悟。“衰老”------老牛的死亡原因;“眼眶里满是泪花”-------?“我死后……”------?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反复辩论,升华人物的情感,为后面激发学生对王母娘娘的憎恨打下基础,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8-10自然段是课本的重点情节,也是故事的高潮。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抓住描写王母娘娘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来朗读揣摩,感受王母娘娘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形象。最动人心魄的情节是王母娘娘强行带走织女的后牛郎披着牛皮挑着儿女追赶织女的那段。启发学生抓住“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的那句话领悟织女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惨状。抓住哪些词句来牛郎的焦急心情呢?学生在读中与牛郎共焦急,同愤恨,自然会找出答案的。教师千万不可包办讲解。

       第11--12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也是拓展学生想像的空间。童话是美好的,学生爱读童话。在想像中拓展童话的情节练习也定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此时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还是比较适宜的。前提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准确分析人物性格之后。

       对于复述课文的处理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用关键词概括情节要点后进行。教师只是要在细节处理上作适当的点拨即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97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