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小学生_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通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语言领悟的深刻性和准确性。能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通过故乡的柳树与青海高原柳树的比较,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情感与态度: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感悟中心;诵读最后一小节,启迪人生感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背诵贺知章的《咏柳》,介绍柳树常识(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柔韧,叶子狭长,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等。)
   2、板书课题,指名读题。提问:你觉得这个题目强调了什么?(青海高原)一株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3、简介作者。陈忠实1942年6月生,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五卷。《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塬》获第四届矛盾文学奖(1998)。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  深邃  凝滞  开阔  苍茫
苍郁   锻铸  虐杀    摧毁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不可思议    望而生畏
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  急骤
正确朗读各组词语,在此基础上,浅谈读完各组词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指导朗读长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浏览课文,想想每个小节都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写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
第二自然段将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
第三、四、五自然段写青海高原上的柳树以其独特的形象,给荒芜、苍茫的高原带来了一方独立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
第六、七自然段,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电轰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坚贞力量与不屈的生命力。
第八、九自然段通过与故乡柳的比较,赞扬了高原之柳没有抱怨与畏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来,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顺课文层次。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读拓展读本相关文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读悟“青海高原”。
1、文中哪几小节写了“我”看到的青海高原。
2、自读三四小节,边读边想“我”看到了什么?
3、交流读相关的句子,你想象这样的画面吗? 123
3、这青海高原的独特景象给“我”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交流《从军行》等古典诗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突然有一株柳树,而且是唯一的一株柳树映入我的眼帘,给作者,给我们会骤然产生一种什么感觉?(奇特,奇怪,奇异)这种感觉在文中作者有表达吗?怎样表达的?(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放独立的风景?)
5、齐读3、4两小节。
三、读悟“一株柳”。
1、在如此广袤的没有树族的青海高原上生长着这唯一的一株柳,令人生奇,而作者称之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我”看到的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柳树呢?
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2、读第5小节,它神奇在哪里呢?
3、出示一段文字: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交流。(1)柳树高大粗壮。(2)树干粗实坚硬。(3)叶子绿得苍郁、深沉。
4、教师过渡:柳树是这样的高大粗壮,所以课文中说它是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手掌用力,这个“撑”字,手掌用力就是撑。难道这个“撑立”仅仅写出了柳树在高原上高大粗壮的样子吗?别急,我们再来读书,这一回,我们快速默读作者猜测柳树生长情况的六、七两个自然段,看看读完之后,你对“撑立”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5、读了这两段之后中,你觉得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哪些地方看出不容易呢?拿出笔来,把重点的句段划下来。
6、交流句子,谈感受。(1)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2)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注意4个“又“)
7、让我们想象一下柳树在高原上生长的情景吧。师: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们看到它怎样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可它屈服了吗?(从学生的回答引到柳树的坚强不屈。)
8、学到这里,你想到了哪些词可以诠释“撑立”这个词?(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宁死不屈、永不放弃。)齐读6、7自然段。
9、过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
交流:沐浴着阳光,在肥沃的土地里汲取着营养,吮吸着甜美的雨水,听着游人的赞美,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婀娜多姿的身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齐读第8小节。123
四、读悟第九小节
1、是呀,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高原上的柳树抱怨了吗?自由朗读第9小节,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注意本段出现了两个数字“一”和“九十九”,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柳树靠什么成就了这片绿荫?(赞美柳树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下来的品格。)
3、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4、齐读第9小节。
五、感悟写作方法。
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的柳,是为了衬托高原柳,与高原柳产生对比,从而更加突出高原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六、总结全文。
课文以优美的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电轰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积累描写柳树和塞外风情的古诗。
3、仿照课文写一篇状物的文章。
板书
青海高原:  开阔苍茫  生存条件恶劣
一株柳:神奇   望而生畏  伟大的生命力 
教后记: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97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