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螳螂捕蝉课堂实录|螳螂捕蝉课堂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螳螂捕蝉》,学会了生字新词,理清了课文脉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请一位同学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写了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阻,想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听了后,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启发吴王,令吴王打消了这个念头。
师:句子说得非常清楚。吴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令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板书:吴王少年)
二、理解故事寓意
1、师:螳螂捕蝉这一个小小的故事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避免了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可是我在文中并没有看到螳螂捕蝉这四个字,你们看到了吗?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段是直接写“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
生浏览后:第3-11段
师:她说了这么多,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第9-12段
师:三段是吗?请一位同学读读第十段。
生读这一句。
师:这一句是写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吗?是写谁的?
生:吴王。直接描写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是9、11段。
2、出示第9、11段文字,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两段文字,思考一下故事中有那几个角色。
生:蝉、螳螂、黄雀、少年
师:在蝉、螳螂、黄雀这三种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谁?处于最前端的是谁?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直接描写蝉的句子
生读。
3、师: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读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一只什么样的蝉?
生:快乐的。自由自在的。
师:如果你是这只蝉,心里会想什么?
生:它非常享受这美好一天。
师:享受这个词用得好。享受着这一天因为眼前有着甘甜的——露水。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蝉的日子过得多么舒服,但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蝉的身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螳螂。螳螂想去捕食蝉。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师:让我们来个特写,把镜头聚焦于蝉的面部表情,你看到了什么?
生:凶狠。诡异。
师:如果你是蝉的同伴,你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
生:快离开这里吧!亲爱的同伴,赶快逃命吧!有只蝉想要吃你!
师:可是这只蝉看到了吗?它眼里看到的只有——甘甜的露水。这时的情景多么危急,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我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焦急,不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由自在。
师:蝉被什么蒙住了双眼?生:露水。眼前的利益。
师:蝉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板书利、祸。
同样被眼前的利益蒙住双眼的还有——螳螂、黄雀。
e.师:明白了这种关系,我们来看一组句子。出示变换顺序的句子,指名读。
蝉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黄雀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
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出示句子
师:这张幻灯片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生:“它”换成了“它们都”。
师:真是火眼金睛。它们指的是——蝉、螳螂、黄雀。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
齐读红色句子。12
这就是少年所讲的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讲。
4、师:先自己练一练。提示:
蝉悠闲喝着露水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啄食
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生1:复述故事。师:故事说得很清楚,还不够惊险。老师给你个建议,把却不知道加进去,谁再来试试?
生2复述故事。
三、揣摩文章表达。
师:刚才我们说少年是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吴王,那么少年是怎么用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12节,用心揣摩少年和吴王的一言一行,把感受深刻的词句划下来,可以写写体会。
生: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自己身后正隐伏的祸患。师:吴王是用这个道理来启示吴王。
生: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
师:毫不介意什么意思?少年不在乎衣服被露水打湿,他在意的是什么?
生:他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看出少年很有耐心。
师:她很会观察,能从文字表面读到文字背后的意思。
生:我找的是“第二天清晨”。这样就和后面的故事连起来了。因为早晨才有露水。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为故事提供了合适的时间。
生:他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师:明明是吴王发现了少年,怎么是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呢?
齐读这一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师: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这样就表明是少年在等吴王。
师:这个被动句看似被动实际是主动。是少年要让吴王发现自己。
我有个问题啊,少年在王宫花园转就转呗,干嘛拿着弹弓?生:弹弓为打鸟做准备,让吴王相信。弹弓是他手中的道具。
师:少年以王宫花园做背景,以弹弓做道具,为吴王上演了一场好戏。于是他们就有了这些对话,请你们同位合作读读,从第四段开始,想象吴王和少年的神情、动作。
生自由练读。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6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