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实验教案第二课时]夜晚的实验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年  级

六年级

主备人

卞国湘

所在学校

维扬实小

单  元

第四单元

课  题

12、夜晚的实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 “瞎子”、“穿透”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2、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师板书“实验” 

提到实验,大家一定会联想到一些科学家所做过的实验,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对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

(二)小结揭题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些科学家可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意大利的科学家,(板书人名——斯帕拉捷),他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实验。(补全课题)

齐读课题

(三)围绕课题,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读通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一类字:蝙蝠、障碍、辨别(辨中间的偏旁进行变换的练习)

需要注意的字音:

喉咙 苍蝇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堵住 

2、指名读课文,并了解词语掌握情况:1234

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可通过换词理解)

3、通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实验的过程?交流回答,相机指导分段

4、小结,理清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一)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习惯(            ),他看到(                )这个现象,产生了好奇(       

                 )。

(二)交流(板书:提出问题——蝙蝠有什么特殊本领) 

(三)再次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交流、回答(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1、出示句子: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重点理解“常常”、“从来不会”等词)

2、出示句子: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指导朗读,突出句中重点词语,读好疑问的语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好奇心。

(四)齐读这一段

四、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写习字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整体感知

(一)齐读课题

(二)浏览全文,围绕课题,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了解实验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2-6段)

1、默读,思考:

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学生交流回答

(1)蒙上眼睛 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

(2)堵住鼻子 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3)全身涂满油漆 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4)堵住耳朵 很快就跌落到地,亡

2、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1234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交流,相机点拨。(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1)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 (板书: 做法 结果 思考 )

(2)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3)“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

(1) 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2)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3)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板书: 发现 原来是……)

(二)指导朗读。注意通过停顿体现出实验过程的层次。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指名读,齐读。

(三)小结: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了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四)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勤于思考,敢于实验,不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小结全文  拓展延伸 

(一)精读课文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物体”呢?

引导学生体会引号的作用。

(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1)指名将其中的奥妙说一说。(同时可画图或动作演示)

(2)把自己对“超声波”的认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板书:超声波)

4、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说说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

(板书:巨大恩惠)

5、小结:读了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

(二)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从斯帕拉捷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在哪些人身上看到了这点?

3、再读课题,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次实验或几次实验谈谈自己的感受,还可以用“名言”的形式总结自己的这份可贵的感受。1234

四、作业设计

1、完成小练笔:写一写读完课文的感受。

2、课外阅读《科学家的故事》,学习科学家身上可贵精神。

板书设计 

做法

夜晚的实验       结果      发现原来是……

       思考     

勤于钻研、造福人类

从课题入手,联系旧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解决拦路虎,为理解文章打好坚实的基础。

 

突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掌握眼睛中的眼睛,并由此延伸,  围绕“实验”,抓住重点句、关键字词与文本对话,让三维形成于一体。

把课后习题有机地融进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步提高。

突出文章重点,并适时指导、小结学法,让学生从中有所悟、有所获。

       

   

让学生自主设计名言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升华了课文的主题。

教后反思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62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