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 教案】9、词两首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
1、揭示课题,请学生说说曾经学过的“词”。
2、师简介什么是词及两首词的作者。
二、抓住景物,感知画面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标出句子的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4、这两首词中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在相应的句子或词下面画上横线。
5、了解学生所画字词情况,并适当解释这两首词中的字或词的意思。
6、学生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感知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美妙的画卷。
三、展开想象,领悟意境
1、这首词是以写景还是以写事为主的?请说出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
3、学生尝试说一说词的大概意思。
4、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边读边引导学生领悟意境
5、同桌交流自己朗读感悟的情况。
6、指名说。
7、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小组讨论以下词语的意思:     
鳜鱼:又叫桂鱼,肉味鲜美   
不须归:不必回去   
2、小组讨论词句的意思。     
诗句大意: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     
桃花红,流水碧绿,鳜鱼正肥美。     
头顶青箬笠,身披绿蓑衣。     
斜风细雨迎面吹来,钓鱼的人不想回家。  
四、品味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思考:
1、《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原因。     
讨论总结:词人完全融于大自然,沉醉于无限的诗情画意之中,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因此“斜风细雨不须归”。   
2、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总结朗读方法。   
3、词中描写的是作者过着隐居闲散的生活,所看到的美妙无比的春光。  
(推荐理由:简约的流程,扎实、平实。思考:为什么把这两首词放在一课中?)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22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