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知识点整理]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新人教六下)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4-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四、整理和复习

1、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2.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复习过程:一比、比例的意义1.什么是比?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名口答,出示表格填空。意义项数基本性质举例比比例二解比例1.什么叫解比例?2.解比例是解方程吗?解方程也是解比例吗?为什么?3.解比例。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2题。过程要求:(1)    学生独立练习活动。(2)    说一说解比例的步骤,每一步运算的根据是什么?(3)    请学生上台板书。(4)    师生共同评价,并强调书写格式。如:x: 解:4x=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4x=      x=      x= 三正、反比例的意义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3.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关系式正比例反比例4.你是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学生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一找:哪两种上关联的量。二想: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三判断:联系关系式,看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5.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3题。过程要求:按复习中概括“一找二想三判断”三步骤进行练习。(1)    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2)    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3)    这里哪一种量一定,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四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关系式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除数=商                                        一定      一定   (    )                    (     )(3)因数×因数=积              (4)因数×因数=积      (    )  一定                 一定    (   )2.完成课文练习十第1~3题。

2、练习课1234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熟练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练习过程:一基础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1)每公顷产量一定,播种的公顷数和总产量。(2)总产量一定,每公顷产量和播种的公顷数。(3)从a到b地,所用时间和行走的速度。(4)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被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2.判断下列关系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成比例成什么比例?x+y=k        x-y=k       a×a=s    d×          x×8=y      a×h× =s二对比练习上面各题学生作出了判断,并说明理由后,师指出: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成正比例。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运算的结果商相当于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即y=kx,k一定。所以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可以统一用乘法关系式来判断。把题目中的三种量列成乘法算式。如果一个因数一定,另一个因数和积成正比例,如果是积一定两个因数成反比例。1.利用乘法关系式判断:(1)每本书的单价×本数=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一定     (  )比例   (  )比例   一定(2)3x=y   y和x(   )比例(3)     y和x(    )比例2.引导学生总结判断规律:一列(列出乘法算式)、二找(找出定量)、三判断(积一定,则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其他情况则成正比例)。三深化练习1.利用判断规律,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    房屋面积一定,铺砖块数和每块砖的面积。(2)    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3)    圆的半径和周长。2.从汽油的千克数,行的千米数和行1千米的耗油量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3.从每千克花生榨油千克数,花生的千克数和花生油的千克数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

3、比例的应用教学内容:比例的应用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234复习过程:一复习比例尺1.什么是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2.说一说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1)比例尺1:300000002550㎞(2)比例尺(3)比例尺20:13.你能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进行改写吗?如:1:3000000改成线段比例尺。02550㎞                          改成数值比例尺。3.填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2㎝600㎞1:500001.2㎞1:6000000015㎝过程要求:(1)    学生独立计算,求出各题结果。(2)    汇报,填空。(3)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二复习用比例解决问题1.说一说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回顾与交流,学生概括出解决答步骤。如:(1)    找出相关联的两种量。(2)    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3)    用等量关系表示数量关系。(4)    解设,并解比例(5)    检验。2.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4题。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十第4、5题。

4、深化练习教学内容:深化练习练习目标:通过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练习过程一、解题思路训练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5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驶,1、“又行了120千米到达乙地。”根据以上条件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列出关系式。再出示 ,(1)如果x指又行的小时数,x应与谁对应?括号里应填什么数?(2)如果x指一共行的小时数,x应与谁对应?括号里填什么数?2、“一共行了5小时到达乙地。”(1)出示 ,问:如果这样列等式,x表示什么?(2) ,问这样列式,x表示什么?二、正、反比例应用练习1、用比例解答下列应用题。(1)工程队安装一条水管。计划每天安装90米,20天完成。实际只用了15天就完成了。实际每天安装多少米?(2)工程队安装一条水管。20天安装了90米,照这样计算,15天能安装多少米?全班练习,指名个别板演,后集体订正。题(1)因为每天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一定)所以每天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解:设实际每天安装x米。     15x=90×20       x=120答:略题(2)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每天工作量(一定)所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解:设15天能安装x米。           20x=90×15       x=67.5答:略2.小结对比上面的第(1)、(2)题。3.总结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解题思路: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找出题中三种量,写出数量关系式,判断谁一定,谁变化。根据一定的量判断两种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或不成比例。解题步骤:(1)    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2)    设未知数x,注明单位名称。1234(3)    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4)    检验,并写答句。2.上面的第(1)、(2)题还有其他解法式吗?生答师板书。(1)90×20÷15   (2)90÷20×15    90×    90÷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272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