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公式]面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3-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和单位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备课人: 使用人

教学

内容

71—74

教学

目的

1、理解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单位,亦即估测等方法,比较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具

多媒体           卡片

     

备注

一、导入  概念

1、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的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及分米。并指出它们的长短,

2、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及长度,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出示教学目标 

二、建立概念

1、得出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比较: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封闭的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有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3)概括的意义

运用的术语,述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单位

1)设疑

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请学具来帮助,给出三种学具,让学生选择。

2)比较三种方法,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他的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小组合作)

1)常用的单位的大小

2)说一说每个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实际大小的观念。

三、巩固概念

练习

小结

 

 

 

 

 

 

 

 

课题长度单位和单位的比较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备课人:使用人

教学

内容

74-------76

教学

目的

1、通过长度单位和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单位,及本质区别。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两者之间的区别

教具

多媒体         卡片

     

备注

出示学习目标

一、步步深入,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估计1厘米的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有多大?

2)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的图形有什么异同?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有多大?长、宽各式多少?

3、比较1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么,我们可以用11平方米干什么呢?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各是多少?

3)教师与学生共同测量一种,如:黑板的长、宽、各是多少?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大约是60平方米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比较异同

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教师总结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练习十八

4题让学生判断,根据测量要求,应填写长度单位还是单位?

联系生活实际。

 

 

3题先让学生用4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在指明哪个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哪个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再分别计算它们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回答,他们的相同吗?他们的周长相同吗?

 

 

教学后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203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