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分数应用题类型整理_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111-112页的例4以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的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能把稍复杂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数学思考:能牢固掌握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解决问题: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学会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复习梳理,再现知识。
1、复习一类应用题。
(1)复习巩固。
屏幕出示两条信息,生根据这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水彩画50幅;蜡笔画80幅。
(2)合作交流。
在小组中相互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3)讨论梳理。
比较归纳各题的相同点。
板书:找出单位“1”

2、复习二、三类应用题。
(1)复习巩固。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a、蜡笔画有80幅   b、水彩画有50幅
35
c、水彩画比蜡笔画少— d、水彩画是蜡笔画的—
88
让学生从以上信息中任选两条,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2)交流探讨。
屏幕出示四种情况。(略)
(3)总结梳理。
以上各题的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弄清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后两条板书)
(4)类推延伸。
教师点拨:如果把以上几道应用题分率句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你会做吗?这说明什么?
小结:在一般情况下,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术或方程来解答。
三、加强联系,综合应用。
1、迁移方法,完成练习卷上的第1题练习。
(1)生独立思考解答,后集体订正。
(2)师小结。
2、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
(1)生独立思考解答,再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2)师点拨:废品率、合格率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纸上的第2、3、4题。
2、讲评。

五、总结归纳。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指导看书p111的例4,并补充完整。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1、2、3、4题。

板书设计
1、找出单位“1”;
2、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3、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


《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说明
安溪县城关逸夫小学 吴雄鹰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把复习课上得轻松愉快又富有实效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倡“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样,要上好数学复习课,也应该切实转变复习方式,突出自主性、针对性、系统性,才能全面提高复习效率。现结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谈谈具体做法。
一、启发回忆,知识再现。
《课标》在“学段目标”中指出:“应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知识再现是学生独立联想的有利时机,应尽最大可能让他们独立完成。因此,学生回忆时,教师不要过多地“插手”或“插嘴”,而是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龙飞凤舞地写,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尽量地给学生创造一些时间和空间。最终只有一个目的:把有关旧知回忆出来。例如,课伊始,教师通过课件显示我校首届艺术节百米绘画比赛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与本节课有关的两条信息,(水彩画50幅,蜡笔画80幅)自己提出问题,以达到激12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新大纲》的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蜜切联系。这样,学生通过互相启发、联想,很快地让学过的知识得以再现。
二、合作交流,归纳梳理。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又在“学段目标”中强调“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复习一类应用题时,在学生根据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后,教师紧接着追问:“请大家比较一下,在解答这些具体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班级交流后,得出解题方法:从问题入手;找出单位“1”,并把单位“1”作除数;都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在复习二、三类应用题时,教师让学生从四条信息中自选出两条相关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再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开放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加强联系,沟通思路。
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沟通不同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沟通时,既可让学生提出疑问,也可由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要看具体运作情况而定。比如,在复习二、三类应用题时,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充分讨论,沟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弄清解题步骤:即弄清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这样,学生在充分发言、互相补充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接着,启发学生联想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如此训练,加强了知识间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提高复习效果。
四、巩固练习,综合提高。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上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应出示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教学时,教师选择了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议、练、说贯穿于整堂课,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比如,在“综合应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精心设计了“连线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算式;还让学生完成课本上“做一做”即求“产品的合格率、废品率”,说一说一批产品的合格率和废品率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以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维发展的能力。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21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